搞好“危险点分析”防止事故发生(一)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2页

  1 危险点分析
    1.1 基本概念
    1.1.1 什么是危险
    所谓危险,就是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既有或潜在的条件,危险——是安全的反义词。“危险的定义”是指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和所具有的危害性(严重程度)超过了允许限度;则所从事的活动或对象系统是危险的,否则则认为是安全的。
    1.1.2 什么是危险严重度
    危险严重度是表示危险严重程度的等级,是对危险严重程度的定性度量。一般危险分为4个等级:第一类,恶性的,这类危险的发生会导致恶性事故发生,造成重大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第二类,严重的,这类危险的发生会导致设备严重损坏或人身严重伤害;第三类,轻度的,这类危险的发生会导致人身轻度伤害或设备损坏;第四类,轻于第三类的轻微受伤或设备轻微损坏,这类危险可以忽略。
    1.1.3 什么是危险点
    危险点就是事故的易发点、多发点、设备隐患的所在点和人的失误的潜在点。因此,危险点是一种诱发事故的隐患,如果不进行防范和治理,在一定条件下它就有可能演变为事故。作业中的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设备、工器具等。
    1.2 如何搞好危险点分析
    1.2.1 什么是危险点分析
    危险点分析,是指在一项作业或工程开工前,对该作业项目(工程)所存在的危险类别、发生条件、可能产生的情况和后果等进行分析,找出危险点。其目的是控制事故发生。
    1.2.2 危险点分析的必要性
    危险本身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是因为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因素是随机的,特别是因为它受到作业人员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影响,其次,危险的程度也难以确定。因此,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必须对作业中所存在的危险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危险点并全力加以“控制”。
    1.2.3 危险点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危险点分析的方法时:在详细了解设备及系统的功能、结构以及运行情况后,根据工作任务、检修项目及操作目的,对可能影响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在分析危险因素时,应该对分析范围加以限定,以便在合理的、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分析。列出所有影响安全的危险因素,找出危险点,提出控制措施。
    危险点分析的步骤:
    (1)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分析本次作业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
    (2)查清危险源,即查清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个子系统中;
    (3)识别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变为事故的必要条件;
    (4)划分危险等级,排出先后顺序和重点。对重点危险因素要优先加以“控制”或“处理”;
    (5)制定控制事故的预防措施;
    (6)指定落实控制措施的负责单位和人员,并且必须监督到位。
    2 危险点预控
    2.1 作业中危险点预控的一般步骤
    (1)全面了解即将开展的作业情况,认真分析它的特点以及给安全工作提出的课题。同时,回顾在过去完成的同类作业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作为预测此次作业危险点和制订安全防范措施的参照。
    (2)对大型危险作业项目,应事先召开会议对其进行分析预测,寻找存在的危险点,明确作业中应重点加以防范的危险点,并提出控制办法。
    (3)围绕确定的危险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向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交底,还要有签字。
    (4)工作结束后对作业危险点预控工作进行检查回顾,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下一次同类作业前要把遗漏的危险点都寻找出来,并结合以前的预测结果,制定出更完善的预控危险点方案。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