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08年公考《申论》预测――保护传统文化(2)

发布时间:2016-08-25 共1页

  民间艺术——皮影、木偶戏

  皮影戏、木偶戏是我国本土特有戏种,孝义是发祥地之一。据考证,孝义皮影戏已有2400多年历史。据记载,春秋时期,孔子的门生子夏在孝义利用“影乐”聚众讲学,把传授内容变成“影、乐、教”合成的影戏形式。后来,影乐教的形式在当地变成影戏,就是最早的孝义皮影。到汉代,皮影在孝义广泛传播。宋元时期,孝义皮影发展成熟,成为广受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元明时期,孝义皮影戏到达鼎盛时期,最盛时境内有100多个皮影戏班,从业者数百人,并流传到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和内蒙古等地。孝义皮影戏分为纸窗皮影和纱窗皮影两种,以纸窗皮影为主。孝义皮影是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表演等融于一炉的民间艺术,既可表演故事,也可当作独立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欣赏。孝义皮影别致夸张,地方特色浓郁。孝义皮影与中国其他地区皮影艺术的不同之处,是皮影、木偶演艺人员相互依存,同为一个戏班,且半农半艺。农闲时,这些艺人白天演木偶,夜晚唱皮影,冬去春来,年复一年。

  民间艺术——皮腔

  在孝义,皮影和皮腔相依相伴,皮腔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亦称“孝义吹腔”。孝义皮腔保留着联曲体混和节拍和抢起强落的特点,是中国戏曲中的古老唱腔之一,对研究中国戏曲声腔演变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皮腔因其演出时以白纸糊窗借光显影,被当地人习称“纸窗腔”。皮腔的唱腔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构,艺人多称其为“平板(慢板)”,加锣鼓点称为“流水”;另一种是可以多次反复的上下句唱腔,艺人称其为“垛板”。皮腔的传统剧目有50多个,现存30余个。内容分为神话故事和道教传说两大类。代表作品有《诛仙阵》、《万仙阵》、《黄河阵》、《风沙阵》、《真武出家》、《森罗阵》等。

  民间艺术——碗碗腔

  山西是闻名全国的戏曲大省之一,戏曲剧种数量居全国之首,孝义又是山西省戏曲品种最多的一个市 (县)。在孝义戏曲中,最流行的是碗碗腔。碗碗腔是孝义民间戏曲艺术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戏剧之一。孝义碗碗腔形成晚于皮腔,源于清光绪年间。由于陕西大荔三原一带连年旱情严重,大荔三原的皮影、碗碗腔艺人辗转流离到孝义,搭班组社,收徒传艺,又受晋剧、孝义干板腔秧歌、孝义皮腔的影响,逐渐形成具有孝义特色的碗碗腔。清光绪末年,孝义碗碗腔板社多达70余个,演出足迹遍及山西全省,远涉宁夏、辽宁,上演移植剧目,并出现较有影响的艺人,如王宝栋、张立广、井润元、李付德等。新中国成立后,碗碗腔在当地依然如旧,后来又出现《赤冶河》、《风流父子》、《风流婆媳》、《风流姐妹》、《酸枣坡》和《孝河新曲》等一批优秀作品,并多次获奖。碗碗腔的传统剧目题材很广,剧目丰富,现在能提名的有120本,孝义博物馆已收集整理100本,其中包括《闹朝歌》、《逼尘珠》、《九联珠》等。

  民间艺术——剪纸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孝义有千年历史,在国内外也享有盛誉。孝义剪纸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造型独特,既有北方的粗犷豪放,也有南方的纤秀细腻。在孝义,人们每逢春节、结婚等喜庆日子,都会自己动手剪出各式内容窗花、剪纸,主要有人物、走兽、花鸟、阁楼、吉祥图案、戏曲故事、神话传说、皮影模仿等,许多作品仍保留着传统的线条和结构手法。

  民间艺术——地秧歌

  地秧歌原是流行于孝义的一种民间祭祀活动的娱神舞蹈。清朝末年,这种舞蹈形式不再是专为祭祀表演,开始与跑旱船、推车、竹马等民间广场演艺为伴,巡回出演。民国初年,地秧歌开始出村送唱,举办集会赛歌,在每年元宵节举行地秧歌传统比赛。因在演唱时不用管弦伴奏,俗称“干板秧歌”或“磕板秧歌”。自演小戏,杂以舞蹈、曲艺、杂说等,古时又称“混秧歌”。近年来,地秧歌在原有的基础上借鉴晋剧、碗碗腔等艺术形式,又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表演形式,成为山西53个小剧种之一,定名为汾孝秧歌。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