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经典必须要遵循的“三尊重”

发布时间:2011-10-14 共1页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说谎。放羊的小孩是那么孤单,那么寂寞。他只是一个小孩子,他只是那么强烈地渴望着与人交流。“狼来了”是他达到他所向往的热闹,和他所渴求的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他无法找到排除寂寞的方法,他只能不断说谎,为自己的心灵呐喊。 
  以上几段文字,摘自2006年第12期《教师博览》中《谁来关心放羊的孩子?》(以下简称《谁》)一文。这样的论述,真让人“刮目相看”!
  《狼来了》是一个妇孺皆知的经典故事,主人公“放羊的孩子”早已成了“说谎者”的代名词,许多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不要说谎时,总会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可以说,如今的中小学乃至学生都知道这个故事的含义。然而,这篇文章却对这个故事作了全新的解读,认为这个说谎的孩子没有错,他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排除内心的孤寂,赢得人的理解。笔者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在倡导创造性解读或个性化阅读的今天,有些人已经进入了误区,他们以为,个性化阅读就是“我要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根本不顾阅读的基本前提和原则。笔者以为,对经典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必须建立在以下三个“尊重”的基础之上。
  首先,必须尊重文本原作所提供的全部材料。
  我们在解读时,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只摘取有利于自己的部分情节和词句,必须尊重文本的全部材料,特别是关键细节。从网上检索可以发现,《狼来了》的版本很多,但有这样几个细节是共有的:一是第一次说谎成功后,这个孩子很开心,因为他觉得自己手段高明:人终于上当了。就是说:孩子说谎并不是为了解除孤寂,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骗人本领,以玩弄人、寻他们的开心为目的。二是人们上当后,都提出了批评。也就是说,孩子是屡教不改。说谎一次,可以谅解,连续说谎三次,这就不可饶恕了。然而,《谁》文的作者,不顾这些细节的存在,凭空想象,认为孩子说谎是出于无奈,是为了消除孤寂。这怎么行得通呢?
  其次,必须尊重客观现实和普遍的认知规律。
  经典文本往往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它表现的也往往是普遍的认知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的孩子有,爱说谎的孩子也有,其他如爱占小便宜、倔强、诚实、勇敢的孩子也都有,这是客观事实,谁也不可否认。孤寂有孤寂的缘由,爱说谎也有爱说谎的缘由,其缘由都可能是多方面的,这也是事实。在孤寂和爱说谎之间,有可能构成因果关系,也有可能是互不相干。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孤寂就必然会导致说谎,也不能认为说谎就是因为孤寂。可是,《谁》文的作者,就简单地将二者画上了等号,这未免太武断了。
  再次,必须尊重作者意图和艺术表现的实效。
  作者在创作文本时,总是有明确的意图,尽管有时其意图不可能通过文本充分表现出来,或者表现得非常隐蔽。读者在阅读时,通过文本得到的,如果和作者想表达的基本一致,也就是和谐地统一,就是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狼来了》的作者想通过故事告诉读者什么呢?那就是:说谎必定是有害的,既害人,也害己。一般读者读后也会得出这种结论。然而,《谁》文不顾作者意图和艺术表现的实际效果,硬要作一番“别解”,多少有一点故作惊人之嫌。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林黛玉,这话是完全可以成立的,但如果林黛玉在某个读者的头脑中是吉普赛女郎,或者是母夜叉,那绝对是荒唐的!
  对经典文本作重新解读,这是完全可以的,也是创造性阅读的要求。但是,重新解读不是随心所欲地曲解,更不是凭空想象地胡解。不要以为,只要与众不同就是创新,就是有新意。这样的曲解,又能给青少年读者带来什么呢?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