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亦只如初见

发布时间:2011-10-14 共1页

    喜欢纳兰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因为初见,对万事万物及众人都心存期待、憧憬及不可知的欣喜。对熟稔于胸的教材与学生,何尝不该如此?只如初见,或许也就能秉持课堂上的欣然。
    这一课时,循例是教学课文第一段对话。孩子们熟悉了高年级的对话教学,左右无非是看动画回答相关问题。太熟悉或许是很可怕的事情,“亲密无间”其实是个很有问题的成语。害怕孩子们因为熟悉我的教学方式而按部就班,双目了无神采,而每节课教师都要有突破似乎不可能。于是常常想,也许在这个夹缝中,很难将左手的素质教育与右手的应试教育击掌相合。但总要去试试,哪怕是,戴着镣铐起舞。
    不准备安排学生看了动画后再回答问题,而是请孩子们这样做:用你这个单元所学的句型,将动画片里的内容,重新改编一段对话。孩子们似乎很感奋,个个神采奕奕,开始他们的改编、对话及交流。 
    是的,“交流”,不说“表演”——这是几乎所有的英语课堂上都能听到的词。以前也一直说这个词,不觉得有问题。然而,改变或许只在无意间,如今拒绝“表演”这个词。为谁而表演呢?公开课上表演给听课老师看?评优课上表演给评委专家看?那么,家常课上呢?为谁而表演?表演,总是与娱乐相连。课堂上的习得,是在娱乐谁呢?
    这样跟孩子们讲:不是表演,课堂不是舞台,你们不应该是观众。起来发言,只是抓住机会请老师检查你读音是否正确、语调是否恰当、表述是否流利、所学内容是否掌握。偶尔班级里举手稀稀落落的时候,会微笑着表扬不举手的孩子:“你们风格真好!将跟老师交流的机会让给别人。”这样的时候其实也是难得,因为向孩子们承诺过“如果你读错了十次,我将会微笑着领你读第十一遍”,而且也一直这样践行着。真的很欣慰,六年级了,每节课上,孩子们发言时还是“小手如林”,让我总是心存愧疚,怕有些孩子来不及在课堂上发言。不过我们有过契约的,常常我请一个学生发言时,他前后左右都有学生同时站起来一起发言。争取每节课上,没有学生不被老师请到发言。
    改编对话,其实也是对教材文本的另一种解读。他们起来交流得那么好,真让我惊喜。 
    或许今天,孩子们对教材,对老师,亦是只如初相见?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