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2014年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伤科考试实施大纲

中医骨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大纲

一、概述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骨伤科所定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诊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研究的范围广泛包括骨折、脱位、伤筋、内伤、骨关节感染性疾病、骨肿瘤等。

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现状以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为基本点,也涉及现代科学的最新进展。在临床工作中既要熟练掌握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和正骨理筋技术,也要十分熟悉严重复杂创伤的现代抢救技术、现代检测诊断知识和现代康复理论。因此,中医骨伤科住院医师的培训,既要求掌握学科范围内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知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并重,亦要求了解相关学科如急诊科、放射科、康复科等的有关知识。

二、培训目标

凡高等院校中医本科的应届毕业生为当然的培养对象,必须按细则予以培养考核。经过规范化培训,使培训对象达到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条件所规定的中医骨伤科主治医师水平。

三、培养要求

1、政治思想与医德医风:要教育其献身于社会主义祖国的中医学事业,刻苦钻研业务,对技术精益求精;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病人生命、安全、健康负责;对工作认真负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文明行医,礼貌待人,决不借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2、专业技能:对中医骨伤科住院医师的培养教育分为前三年后二年两个阶段。前三年的要求是:写好中医骨伤科病历;掌握中医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予以正确处理;对疑难病例的诊断和处理,提出初步见解,了解骨伤科外用药的配制方法;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了解会诊要求,具备急诊抢救处理能力和带教下级医师能力,成为一名能独立工作的中医谷伤科医师。后二年的要求是:熟练、准确地诊断、治疗中医伤科常见病和一些疑难病症;掌握中医骨伤科的诊疗技术,包括有关的手术;较好地完成院内各科的会诊任务;完成有一定水平的文献综述和病例报告及分析各一篇。

5、医学理论:

要求掌握:中医骨伤科基础理论,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

精读《中医伤科学》岑泽波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临床骨科学》天津医院骨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骨科手册》杨克勤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临床骨科解剖学》郭世跋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等有关章节。

选读:《中医骨伤科学》(上海市住院医师培养指导丛书),《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正体类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影像诊断学》王快雄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要求了解: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骨伤科的国内外新进展和新技术,与本学科相关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进展。

6、医古文及专业外语按有关住院医师要求实施。

四、培养内容和方法

第一阶段(第一年~第三年)

第一阶段为中医骨伤科基础培养阶段。培养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掌握中医骨伤科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对中医骨伤科所涉及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对中医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有较详细的了解和一定的处理能力;打好中医骨伤科临床基础。培养方法为在骨伤科病房门诊轮转,参加急诊工作,兼顾相关科室轮转,实行科室主任负责与上级医师机体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轮转科室:中医骨伤科24个月(病房12~16个月),内科4个月,急诊科2个月,外科(含病理科2个月),麻醉科1个月,放射科1个月,针灸科1个月,推拿科1个月。西医骨科4个月(根据医院情况选择12个月的有关科室轮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