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放下”“不放下”

发布时间:2012-04-17 共6页

  7号文
  放下

  放下,不意味着放弃或失去,有时它反而是一种勇气或收获。适时的放下是一种人生智慧,它能为你破除枷锁,让你成就自我。
  放下自卑,活出自己的精彩。中国达人秀上,一位用双脚奏出优美乐曲的钢琴家让无数人感动不已。他就是刘伟,就是那个曾多次受自卑折磨却仍精彩地活着的勇者。是的,他痛失双臂,曾被自卑压得无法喘息,但他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为臂膀,狠狠地甩走自卑,用生命践行着他那句话——“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放下自卑的勇者永不孤独,“扫把姐”不也放下内心的自卑怯懦,快乐地跳着自己扫把舞,舞动着自己的精彩吗?
  放下虚名假利,实现个人价值。官本位是国民之痛,它可谓政治民主化最大的绊脚石了,而杨继骏放下官本位,用自己的公车为农民代表开路,不仅成就了“公车上访”这一佳话,而且为中国的公仆们作了一个良好的表率。反观那些汲汲于名利的贪官污吏,他们不但不放下官架子,还要头顶着高举着。最终辛苦积攒的赃款一如过眼云烟,而他们也葬送了个人的前程。若我们的人民公仆能放下官本位思想,挣脱名缰利锁,我相信一个极具公信力的政府将会出现,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绝不会离我们太远。
  放下所谓的面子,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过深重的灾难,它让人们至今仍谈战色变。德国的纳粹党曾到处点燃战火,撒灾难的种子。面对世界的审判时,它诚恳而郑重地向世界致歉,并以实际的行动让世人看到它的歉意。是的,德国的世界低头认错了,似乎没了面子和民族尊严,但事实当真如此?且看日本长年贴着个“营造东亚共荣圈”好面皮,却掩不住底下因缺乏自省而腐朽靡烂之气。反之,德国不仅没有失掉面子,恰因其勇于放下所谓的面子,才能挺起脊梁矗立于世界,成为世界巨人。
  适时的放下是一种智慧、勇气与成就。
  【简评】
  本文论点明确,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材料较丰富,能够联系现实,针对社会现实来选材。但分论点较浅,表述也欠严谨,表意上都有交叉,也缺乏一个有机的统辖。有些事例,在“放下”与“抛弃”之间徘徊。 
  8号文
  放下
  放下,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因心里种种不忍,固执而变得无比艰难。在人生这一盛满糖果的细口瓶里,有人贪心,抓着一大把糖果,手紧握成拳,最后被瓶口所困。这时候,且让他们听听梭罗的话:“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不知会否松开不舍的手,全身而退?其实,放下是表面上的失去,却能换得更多的美好。放下,本来就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放下,是一种满足。放下的是纷繁复杂的尘俗,收获的是平和宁静的心灵满足。古代中国的画师们深谙此道,他们放下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世界里,那一抹抹的亮色;而纯用疏淡的墨色,将世界收归尺幅。笔墨在无垠的时空中氤氲出千古流转的意境,让自己,更让鉴赏者在平凡的色彩中收获满满的平和之感。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兰斯特罗,放下了对生活的执念,偏见与臆断,用纯净的心感受真实的生活,写出一首首比北欧的蓝天更纯净的诗歌。的确,生活纵然不完满,世界纵然很繁杂,只要我们学会放下,就能收获平和,得到满足。也许便能看到特兰斯特罗所看到的生活,“比任何诗歌都优美百倍”。
  放下,是一种智慧。放下的是无谓的烦忧,收获的是正确的方向,与光明的未来。弃卒保车的战术,在象棋爱好者看来理所当然,当生命遇到类似情况,还能轻易放下的,才是人生的赢家。跳高女王伊辛巴耶娃,早年因身高问题被迫中止体操训练。可她在其钟爱的体育事业的路上走得更远。这是由于她能正视自己的状况,放下对发展有害无利的“体操梦”,积极地寻找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才能一次次地站上最高领奖台,成就精彩的人生。放下是一种智慧,超载的船只有沉没的命运在等待着它,人生亦然。只有懂得放下不必要的负担的人,才能高扬云帆,笑看沧海。
  放下,是一种成就。放下了封建教会的思想镣铐,西欧迎来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迎来了新的社会制度,迎来了繁荣的经济,迎来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与灿烂的文学艺术。放下了计划与市场的偏见,姓“资”姓“社”的意识形态籓篱,中国建设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下的中国昂道阔步迈进世界舞台,世界的目光再次在华夏的热土上久久停驻……
  放下,的确是一种艺术。记得邻居家的小男孩,他从来只在糖果盒里拿一颗糖吃。问其原因,他说:“一颗就够了,否则就吃不下更好吃的东西了。”我顿时释然,是的,生活本来就比任何的诗篇丰富多彩,又怎能囿于眼前所见的一小块土地,手上紧握的一点点放不下的事物?况且这可怜的局限,竟是自己的放不下所施加给自己的。
  【简评】
  开篇以在瓶子里抓糖果的生活小事为例,引出“放下是表面上的失去,却能换得更多美好”的中心论点。结尾处是对糖果之例的回应,变化之中显出文章的完整性。
  文中有三个分论点:放下,是一种满足;放下,是一种智慧;放下,是一种成就。除了第二个稍好外,其他两个都不理想;一方面,分论点作为判断句,前后两个概念是不对应的;“放下”是行为,而“满足”是心理状态。“放下是一种成就”除了表述上犯有上面同样的毛病外,后面所举的事例又不属于“放下”,观点与事例不对应。
  另外,文章的公式化色彩较浓厚,文从字顺,但少了一流文章应有的灵气。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