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金或不降反升

发布时间:2010-01-20 共1页

  去年12月中旬,一份正在广泛征求意见阶段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计划方案一推出,立即在涉及到高等教育、医疗等行业领域的事业单位中掀起一阵提前退休潮或政策咨询潮。
  对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涉及到的养老金方案部分,在刚刚召开的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引起了来自教育界委员的广泛争议。省政协常委、原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厅长谭璋球表示,他在与相关部门进行了解后得知,诸如改革会采用“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的一刀切模式是不会发生的。他同时表示,在目前包括公务员在内的养老保险都将趋向于社会化发放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建议重点调研养老金方案
  关于公布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征求意见方案,学校教职人员是受影响群体之一。在昨日的政协分组讨论中,多位教育界的省政协委员呼吁,希望新方案能充分听取教师意见。“很多老教师感觉受伤害,”罗文鸿委员语带无奈,“有些还打算开学第一天就办退休,担心一不小心成了事业单位养老金政策调整的"牺牲品"”。
  汕头学副校长林伦伦建议,省政协今年应该将新养老方案列为重点调研题目,到学校专门调查,“如果没听取高校意见而贸然推出肯定不行。”//收集/他还笑言,如果按照方案来执行,学校骨干老师几乎全部都要退休,正常教学活动也无法进行。
  高校不是一般事业单位?
  针对这一问题,省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市场与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卫红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建议说,在广东即将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广东应考虑给予公办高校的教职员工以公务员待遇养老。
  王卫红表示,公办高校属于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承担了政府公共基础事业的研究工作,为社会提供了公益服务,“所以公办高校应与一般的事业单位有所区别。另外,高校虽有学费收入,但仅靠学费,维持高校的设施投入、学生管理、职工养老将不堪重负”。//收集/她表示,若高校与企业的养老金方式相同,就意味着“一个读了十几二十年书的博士,在高校工作几十年后,退休养老时每个月只能领到1000多块的养老金,这是不能接受的,可能在社会上引发新一波的"读书无用论",高校也将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
  不会简单地“一刀切”
  针对上述问题,原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现广东省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谭璋球给出了专业的解读。谭璋球在与省人事厅各处室进行沟通后了解到,事业单位管理,目前仍处于省人事厅专业技术处、人才开发处、工资处、综合计划处以及省编办事业单位管理处等部门、处室的多头管理之中。广东作为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5个试点省份之一,征求意见稿出台后,确实引起了不少处在退休年龄前期的高校教师、医务工作者的担忧。
  “在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长期滞后,必会受到私人部门的诟病和社会的质疑,退休待遇差长期存在会影响社会和谐的背景下,目前连政府机关公务员养老金都要求社会化发放的呼声很高。因此事业单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肯定是势所趋。
  但从我个人掌握的情况来看,老师、医务工作者们担忧的,改革后自己养老金会幅缩水的现象是不会出现的”。//收集/谭璋球介绍说,一方面国家政策设置方面有关于职业年金这一补充养老金的内容,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后,可以在一定程度补充可能出现的待遇差额问题。另一方面,广东省肯定也将出台一些衔接办法、过度办法,不会一刀切似的简单地用一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来笼统地引发矛盾。在出台衔接政策或者单位自行出台激励制度后,社会化发放后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有不降反升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