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听课笔记第十一章能力

发布时间:2010-01-20 共1页

  第十一章能力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与知识、技能具有密切的关系。能力不等于知识、技能。知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只有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成为能力。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也是知识、技能的结果,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2.能力的种类
  3、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4、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3.能力的因素说
  1、【独立因素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发展。
  2、【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强调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的区别,把他们绝对对立起来,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3、【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能力由七种因素组成。如: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
  4.能力的结构理论
  1、【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纬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
  2、【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英国心理学家卓南继承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能力层次结构理论。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
  5.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也叫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这种理论把人的能力和智力看成一个过程,他由不同的阶段组成,并且是由某些更高的决策过程组织起来的。
  1、【智力三元论】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力由三个方面构成: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景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
  2、【智力PASS模型】PASS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6.智商
  智商的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提出。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来表示。智商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来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有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1、比率智商。智商(IQ)=智龄/实龄×100
  2、离差智商。智商(IQ)=100+15Z-全国最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Z=X-X-/SD(SD代表团体分数的标准差)
  7.智力测验的标准化问题
  智力测验是衡量人的智力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工具。编制标准化智力测验要经过标准化的过程,建立常模,并注意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1、标准化与常模。
  (1)按照测验的性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验题目。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被试,确定标准化样本。
  (3)施测程序标准化。测验的施测和评分都有统一的标准。
  (4)统计结果,建立常模。
  2、信度:指测验的可靠程度,它以反复测验时能否提供相同的结果来说明。
  3、效度:指测验能测量到所需要测的东西,即测验的有效性。
  8.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原因采集者退散
  1、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遗传影响
  2、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环境和教育影响
  3、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实践活动影响
  4、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最后,能力的发展还依赖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附录名词解释
  1.【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人从事的活动的效率。
  2.【流体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
  【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了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3.【情绪智力】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4.【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能力。它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
  5.【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整理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