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

发布时间:2016-08-25 共2页

二、确保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的措施

(一)、建立稳固的产粮基地,切实保护粮农利益

建设具有区域优势、抗灾能力强、生产基础好的稳产高产粮食生产基地,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粮食基地的建设,要统筹规划、适度规模,充分考虑现有老产粮基地的作用,把主产区建成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使产粮基地的规模和生产能力与确保粮食一定的自给率相适应,减少粮食对外地市场的依赖度。

在建立粮食生产基地,确保粮食生产能力时,应重点考虑产区粮农利益。一是要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落实好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并实行优质优价,集中财力重点保护产粮区农民利益,继续对粮农实行直接补贴。二是要降低粮食生产成本,通过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的应用,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减少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三是各级财政要及时筹措足额粮食风险基金,确保广大产粮区农民的利益,保障产粮基地发展粮食生产的各种需求。

(二)、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要加强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高。

二是要加强产粮区农田的硬件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农田,提高抗灾避灾能力,切实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要全面实施“沃土工程”和中低产田改造。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一是要增加投入。把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

二是要加大宣传。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国家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要加强服务。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稳妥地推进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放心地把土地转包给种粮大户,确保大户承包田的相对稳定。

(四)、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粮食生产单产水平

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达到一定的总产,只能依赖于单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单产更大程度上依靠科技的进步与到位。

一是要实施粮食作物种子工程,充分挖掘优良品种的高产潜力。

二是要大力推广粮食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形成一批规范化、标准化的实用操作技术规程。通过科技的普及,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三是要建立土壤培肥技术体系,促使耕地用养平衡和肥料资源优化配置,保护和提升地力。

四是要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推进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

五是加强防灾减灾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制定好抵御低温、高温、干旱、洪涝等灾害性天气的预防方案。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加快研究开发防灾、避灾、减灾和治灾的新技术、新措施、新经验,努力减少灾害对粮食造成的损失。

(五)、加强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要不断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大、中、小农业龙头企业的培植,促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农田经济效益,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同时要切实解决种粮大户、粮食加工企业用地审批难的问题,实行倾斜政策,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以带动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六)、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的粮食供求调控体系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高财政信贷支持力度,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流通体制。进一步完善国家储备粮制度,建立起高效率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加强政府对粮食价格的信息指导和管理,传递迅速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

(七)建立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保障粮食安全

各地方政府必须抓紧时机,根据国家和本区域粮食流通规模,逐步建立和完善粮食仓储设施,建立地方和农村粮食储备,形成中央、地方和农村三个层次的储备体系,以满足收购和紧急情况下粮食供应的需要。

(八)采取更有力的综合性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一是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给能力。

二是要继续保证农民种粮利益。要稳定农村土地制度,保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长期稳定。在粮食放开经营后,在对生产者进行直接收入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以保证粮食生产收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

三是要利用WTO“绿箱”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适用技术推广,依靠科技提高粮食的单产,优化粮食产品质量,降低生产要素投入成本,逐步摆脱规模小、竞争力差,增产不增收的传统农业模式。要大力发展粮食购销加工企业,搞好粮食深加工,促进粮食的转化,搞活粮食流通,以增强粮食种植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