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审计师审计相关专业知识辅导财政政策分析(5)

发布时间:2011-10-22 共2页

  二、财政政策工具

  (一)财政政策的类型

  1、根据财政政策主体对调整对象的反应情况不同,可以将财政政策分为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和消极(被动)的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情况而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来调整和引导经济朝着政府的理想或者预定的方向发展。在注重“自动稳定器”作用的前提下,对相机抉择稳定器的运用更加频繁,更加重要。

  转移性支出和累进的所得税制度的结合,被称为市场经济的“自动稳定器”。P23

  消极财政政策指政府只是消极地或者被动地保持预算的年度平衡,主要通过“自动稳定器”来对经济进行有限的“干预”。

  2、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各方面的不同的功能,可以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中性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常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加财政支出等手段扩大社会需求,进而提高社会总需求水平,缩小社会总需求水平与社会总供给水平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紧缩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在社会总需求规模大于社会总供给的情况下,政府通常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等手段来减少或者抑制社会总需求,以求达到降低社会总需求水平、最终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目标。

  中性财政政策指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不对社会总需求产生扩张性或者紧缩性的影响的政策。

  在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情况下,政府只需要维持原有的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从而保持财政政策的中性,不对社会总供求产生影响。

  【示例】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目标主要有( ):(2007年考题)
  A.资源配置优化
  B.转移支付增加
  C.国债利率稳定
  D.收入分配公平
  E.经济增长稳定
  【答案】ADE

  (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1、工具: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即调整除了政府转移支付以外的其他财政支出水平)、调整税率、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的适用条件、调整转移支付的条件等。

  2、特色:逆经济风向行事。

  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总需求不足,经济不景气,失业率过高),政府往往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举借公债扩大开支、降低税率等,从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总需求水平过高甚至出现总需求膨胀或者通货膨胀的现象),政府就会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如缩小财政开支、提高税率等,以此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三)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财政政策本身具有自动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即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中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因素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而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地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下述两个方面得到实现:

  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转移支付

  编辑推荐:
  2010年审计师审计相关专业知识辅导财政政策分析汇总
  2010年审计师考试备考辅导合并财务报表汇总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