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主治医师考试病理学专业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考试试题二

发布时间:2012-03-28 共1页

 第二章 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脾、骨髓
一、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患儿,5岁,颅骨多发性溶骨性病变活检,其肿瘤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朗格汉斯巨细胞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骨的嗜酸性肉芽肿是组织细胞性肿瘤,多发性见于儿童,病变可发生于任何骨,以颅骨最为常见。肿瘤性组织细胞中LagHans巨细胞是肿瘤细胞,混杂数量不等的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该病呈惰性,可自发性消退,也可经放疗治愈,注意与浆细胞骨髓瘤鉴别。 
 
2.男性,46岁,因外伤后腹痛,面色渐苍白,出冷汗,急诊人院。查血压下降,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出血、脾损伤故行脾切除。标本见脾门处向外达下缘不规则被膜及实质破裂,破裂处切面有凝血块,镜下出血区边缘见急性炎症,该患者应诊断为 
A.脾梗死
B.血管瘤
C.完全性脾破裂
D.被膜下脾破裂
E.淤血性脾肿大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脾破裂以病因不同分为外伤性和病理性两类,后者称自发性脾破裂。外伤性脾破裂大体上又分被膜下和完全性,尤其是临床上非开放性腹外伤的脾破裂,如果发生在被膜下,可表现为腹痛而一段时间后出现休克的症状和体征,病理检查应注意标本是否有完整的被膜即有无小的裂痕或裂隙,表面如有凝血块应查其下是否有破裂处。镜下破裂早期见急性炎症反应,而延迟性切脾者可见破裂处多有含铁血黄素沉着或肉芽组织。自发性破裂者,因病因不同其组织学改变也不同。 
 
3.男性,28岁,切除脾送检。肉眼见肿大的脾,一侧表面灰白,质软,切面以囊为主,内为陈旧性血性液体,单房,内壁见白色小絮样结构。镜下囊壁为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局灶状钙化,诊断为假性囊肿,其主要依据是 
A.无内衬上皮
B.内衬表皮样上皮
C.内衬单层立方上皮
D.内衬柱状上皮
E.内衬移行上皮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脾的假性囊肿无内衬上皮,可能是创伤后血肿的机化、包裹及内容物的吸收,也可为上皮性囊肿的上皮部分或全部破坏后。 
 
4.女性,16岁,右下腹回盲部包块切除。肉眼检查回盲部不清,肠管增粗,长达9cm,溃疡型肿块至肠壁增厚达3.5cm,系膜淋巴结肿大。病理诊断为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并见区域性母细胞化,其意义在于 
A.可转变成霍奇金淋巴瘤
B.可转变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C.可转变成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D.可转变成组织细胞性淋巴瘤
E.可转变成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胃肠道发生的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常有感染和自体免疫性疾病病史,属惰性淋巴瘤,以边缘区B细胞为主,单核细胞、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混杂,有两个常见的特点是肿瘤细胞可侵入反应性淋巴滤泡,称"滤泡植入";侵入腺体,称"淋巴上皮病变"。肿瘤性的边缘区B细胞具有IgM和IgD、CD5、CD10、CD23、CylinD均不表达的免疫表型特征,临床工作中用作该类淋巴瘤的诊断参考和与其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鉴别。随着大细胞的增多,可转变为高侵袭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5.女性,34岁,公务员。低热,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抗感染治疗无效,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在正常范围,血沉快。活检部分碎组织,切片会诊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曾误诊为淋巴瘤化疗,其主要组织学改变为 
A.单克隆性淋巴细胞增生,区域性坏死
B.窦组织细胞增生,可见T小结
C.大片状坏死的淋巴组织和上皮样组织细胞结节
D.副皮质区增生,淋巴滤泡减少
E.组织细胞增生并见细胞核碎片,其周为转化的T细胞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Kikuchi病,应与肿瘤和非肿瘤性坏死、良恶性疾病的淋巴组织增生鉴别。其组织学表现是:①有或无明显的淋巴结破坏;②有或无明显的皮质区坏死;③病变周围转化的淋巴细胞有异型并可见核分裂象,偶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因此要抓住病变的特点,有坏死时常在包膜下向深部扩展;无明显坏死时,找细胞核碎片;由于组织细胞增生且略大,故应注意吞噬碎核、淋巴细胞或红细胞等;易见核分裂象,故注意增生的转化性淋巴细胞多在坏死区边缘部分。最后一点是见不到急性炎细胞反应。 
 
二、B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在考题前列出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6-7题共用备选答案) 
A.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B.经典型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
C.经典型富于淋巴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
D.经典型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A B C D E 6.可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是 
  答案 A B C D E 7.可发生白血病转化的是 
 
 
 
正确答案:6.A,7.E 解题思路:在霍奇金淋巴瘤中,只有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可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大约10%累及骨髓,不发生白血病转化。 
 
三、A3/A4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道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8-9题共用题干) 
女性,26岁。左颈部一淋巴结肿大,余无明显不适。查肿大淋巴结1.2cm×1cm×0.8cm,质实。切除活检为鼻咽癌。 
8.下列诊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A.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
C.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D.恶性淋巴瘤
E.转移癌 
9.如果组织学不易判定时,应做哪种标记物 
A.CA125
B.HMt~5
C.CDU7
D.CK
E.TTF-1 
 
 
 
正确答案:8.E;9.D 解题思路:鼻咽癌的原发灶隐匿,超过50%的患者以转移灶的形式被发现,最常见的是同侧颈部淋巴结,临床无明显其他症状,应取活组织检查。切片上在淋巴组织中可见成片不规则的非角化上皮巢,应做LCA、CK标记,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鉴别,后者阳性,可明确诊断。该患者治疗后健在。 
 
(10-11题共用题干) 
女性,28岁。左颈部淋巴结肿大近半年,伴胸闷、咳嗽无痰、自觉消瘦、乏力。超声查肿大淋巴结1.2cm×1cm×1cm,胸部影像学显示纵隔增宽。故行纵隔穿刺,取三条小组织。切片显示纤维组织形成大小不等的非完整结节,其中见多种炎细胞和几个腔隙性R-S细胞。 
10.应做哪些标记明确诊断 
A.1.CA、CD20
B.CD30、CD15
C.CK、CEA
D.TDT、AFP
E.Actin、Desmin 
11.在鉴别诊断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A.富于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
B.转移性癌
C.胸腺瘤
D.生殖细胞瘤
E.骨肉瘤 
 
 
 
正确答案:10.B;11.E 解题思路: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约占霍奇金淋巴瘤的60%,是最常见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一个类型,其形态是由胶原化的纤维将肿瘤细胞分隔成结节,在多种炎细胞中,可见腔隙性R-S细胞,又称陷窝细胞。该病好发于年轻女性,常累及纵隔,预后相对较好,诊断应与该部位形态相似的大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转移性分化差的癌、胸腺瘤及生殖细胞瘤鉴别,故可做CD30、CD15等相关诊断及鉴别标记,此患者化疗后健在。 
 
四、案例分析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提问,请根据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和提示信息,在每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出全部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可能为一个或多个,根据选项的重要性而得分权重不同,选对正确答案得分,选错答案扣分,直至扣至本问得分为0分(注:案例分析题答题在机考中不可逆,即答完一问后不能返回修改)。 
(12-14题共用题干) 
男性,56岁,左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抗感染治疗无效。无肿瘤家族史。受累淋巴结呈融合状,直径6cm,不活动,质硬。切除活检,肿块结节状,切面灰白质细腻,有灶状坏死。病理诊断混合型霍奇金淋巴瘤。 
12.其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腔隙性R-S细胞
B.单核R-S细胞
C.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LB.H)
D.多形性R-S细胞
E.典型双核RS细胞
F.以上都不是 
13.其鉴别诊断的疾病是 
A.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B.慢性肉芽肿性炎
C.嗜酸性淋巴结炎
D.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E.转移癌
F.以上都不是 
14.应做哪些标记以明确诊断与鉴别 
A.CD15、CD30、L,CA、CD20、CD3、EMA
B.CD21、Bc1-2、Ki-67
C.CD10、Bc1-6、MUM-1
D.CK7、CK20、CEA
E.CK、EMA
F.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12.E;13.ABCE;14.A 解题思路: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在15~27岁和50岁前后,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是较常见的类型,其组织学的改变是淋巴结的结构破坏,在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反应性炎性背景中,可见典型的R-S细胞和H细胞同伴不规则的纤维化,也可见坏死。肿瘤细胞表达CD15和CD30,不表达L.CA、CD20和CD79a及ALK等,可与T、B大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区别,可用上皮性标记物除外分化差的转移癌。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