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综合练习(技能选择题1)

发布时间:2012-06-06 共1页

综合练习(技能选择题1)
一、技能选择题
(1-25题共用题干)
女性,47岁,初中文化,由丈夫和弟弟陪来。
自我陈述:我是在半年前退休的,刚开始还好。后来就觉得无聊,很烦躁。想打电话给丈夫又怕影响他工作,儿子在大学读研究生也很忙。晚上睡不着,有时只睡1~2个小时。心情也越来越差,做事没精力,对什么事都没兴趣。每天早上丈夫出门的时候,就开始担心这一天该怎么过,他下班后会好些。记性也越来越差,连做菜都会忘放调料。我越想越觉得自己没用,再这样下去会害了丈夫和儿子的,所以我就想死了算了(哭泣)。
了解资料:丈夫反映:我妻子初中毕业后就进工厂了,一向工作兢兢业业,是劳动模范。半年前退休后在家,刚开始很好的,很勤快地做家务。但2个月前我发现她好像有心事,整天闷闷不乐,做事没有精神,说话反应慢。晚上睡觉时老翻来翻去睡不好,我看她精神不好就劝她去看看医生。大概一个半月前我带她去看内科,医生说她是"更年期综合征失眠",配了些安定,吃了药后睡眠好了些,看上去精神也好了些。但近一个月来我看她越来越瘦,吃饭没胃口,还说胸口被东西堵牢了,吃不下,人也瘦了好几斤。每天除了做饭就在床上躺着,也不看电视。这2~3天特别厉害,我下班后发现她连饭也不做了,还说活着没意思。我想可能是她一个人在家太寂寞了,打算陪她出去散散心。今天早上我回来拿忘记带的东西,发现她正在系绳子要上吊,说她不想活了,我就带她来了。
其他资料:求助者病前工作认真,做事力求完美,能力好,是劳动模范。性格偏内向,人际关系好。
咨询过程:求助者以前没有情绪低落或高涨持续存在现象。病前人际关系良好。月经正常,性生活明显减少有2个月。谈话过程求助者低头,表情忧伤,有时还哭泣。没有抱怨别人,但是对自己很自责,让丈夫洗碗感到很不应该。在鼓励下交谈仍然被动,回答问题时反应慢。在掌握基本资料后,对求助者进行了解释,指出是由于她的情感障碍才出现其他的症状。求助者最后表示自己希望能够得到治疗。
1.求助者自我陈述的核心症状是(   )。
A.失眠
B.情绪低落
C.记忆减退
D.无聊和烦躁
2.求助者自诉记性差,这是(   )。
A.健忘症
B.老年痴呆
C.联想困难
D.思维贫乏
3.求助者的失眠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更年期
B.生物钟倒错
C.心理疾病
D.白天无聊睡眠过多
4.求助者表现出的心理障碍的规律是(   )。
A.昼夜倒置
B.昼重暮轻
C.昼夜相似
D.晨轻暮重
5.求助者认为"越想越觉得自己没用",这是(   )。
A.自责
B.自罪
C.内疚感
D.自我评价低
6.求助者认为自己"会害了丈夫和儿子",这是(   )。
A.关系妄想
B.自责自罪
C.被害妄想
D.冲动控制障碍
7.求助者自我陈述中出现的症状有(   )。
A.情绪低落
B.失眠
C.兴趣丧失
D.被害妄想
8.求助者的病程最准确的是(   )。
A.6个月
B.2个月
C.1.5个月
D.3天
9.对求助者的自我陈述最确切的评价是(   )。
A.可靠且详细
B.可靠但不详细
C.详细但不可靠
D.不详细且不可靠
10.求助者自我陈述中反映的问题有(   )。
A.行为障碍
B.思维障碍
C.意志障碍
D.心境障碍
11.求助者出现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是(   )。
A.心脏功能减退
B.甲状腺功能减退
C.垂体功能减退
D.以上都不对
12.如果要排除生物学原因还应该收集的资料包括(   )。
A.既往躯体病史
B.生理功能改变
C.外伤或手术史
D.生育史
13.,求助者问题可能的社会性诱因是(   )。
A.人际关系不良
B.生活环境改变
C.社会文化改变
D.生活环境艰苦
14.求助者说"对什么事都没兴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一致性异常
B.统一性异常
C.稳定性异常
D.同一性异常
15.求助者说到"我就想死了算了"的时候表情难过,哭泣,这是(   )。
A.统一性正常
B.同一性正常
C.一致性正常
D.稳定性正常
16.求助者觉得"胸口被东西堵牢了",这是(   )。
A.感觉过敏
B.内感性不适
C.内脏性幻觉
D.感知综合障碍
17.求助者思维方面的表现是(   )。
A.思维迟缓
B.思维散漫
C.思维贫乏
D.思维剥夺
18.求助者丈夫反映求助者"说话反应慢",这是(   )。
A.思维剥夺
B.思维贫乏
C.思维散漫
D.思维迟缓
19.对于求助者的情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情感低落
B.情感平淡
C.情感反应和内心体验一致
D.情感反应和内心体验不一致
20.求助者要自杀,这是由于(   )。
A.情感淡漠
B.意志倒错
C.情感低落
D.意识模糊
21.求助者"每天除了做饭就在床上躺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意志减退
B.木僵状态
C.行为和内心体验具有协调性
D.行为和内心体验不具有协调性
22.关于求助者的自知力判断正确的是(   )。
A.完整
B.不完整
C.丧失
D.无法判断
23.此求助者最适合做的心理测验是(   )。
A.16PF
B.SAS
C.SDS
D.WAIS-RC
24.对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
A.一般心理问题
B.心境障碍
C.神经症
D.心理障碍
25.如果求助者的SDS测验粗分为66分,那么标准分为(   )。
A.79分
B.82分
C.83分
D.85分

 

正确答案:1.B;2.A;3.C;4.B;5.ABD;6.B;7.ABC;8.B;9.B;10.ACD;11.D;12.ACD;13.B;14.BC;15.C;16.B;17.A;18.D;19.AC;20.C;21.AC;22.B;23.C;24.B;25.C 解题思路:1.求助者自述的核心症状是心情越来越差,做事没精力,即情绪低落。
2.记性差是记忆障碍,老年痴呆是智能障碍,联想障碍和思维贫乏是思维障碍。
3.失眠通常是情绪性的,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本案例求助者的失眠,是由求助者的情感障碍引起的。
4.求助者的心理障碍的规律是白天丈夫出门时开始担心,丈夫下班后会好些,即昼重暮轻。
5.内疚通常是对自己曾经做的错事而感到后悔、惭愧等。求助者的心理是害怕由于自己"没用",而使丈夫、儿子受到伤害。
6.妄想是精神障碍的典型症状。冲动控制障碍是以情感爆发,伴有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的人格障碍。
7.妄想是精神障碍的典型症状。
8.求助者的丈夫反映,求助者在2个月前开始,整天闷闷不乐,做事没有精神,因此,求助者的病程应为2个月。
9.求助者的自我陈述与其丈夫的反映基本一致,因此,其自我陈述是可靠的,但是不够详细。
10.求助者的自我陈述反映的问题有:行为障碍(失眠)、意志障碍(对什么事都没兴趣)、心境障碍(心情越来越差)、记忆障碍(记性越来越差)。
11.引发心理问题的生物学因素包括:躯体疾病、生理功能变化、生物年龄、性别因素。本案例求助者进行的内科检查未见异常,因此,医生给出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的诊断。
12.本案例还需提供求助者的既往病史和目前身体状况的完整报告。
13.引发心理问题的社会原因包括: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所处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本案例求助者及其丈夫未提及求助者人际关系不良、生活环境艰苦,同时求助者的社会文化未改变。因此,求助者问题可能的社会性诱因应该是由于退休引起的生活环境改变。
14.求助者说"对什么事都没兴趣"属于意志减退。求助者对以前感兴趣的事物的兴趣减退,说明其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异常。求助者对本应引起兴趣的事物的兴趣减退,说明其主客观的统一性异常。
15.求助者在叙述痛苦的事情时表情难过、哭泣,表明求助者的心理过程之间是协调一致的,符合精神活动的内在一致性。
16.内感性不适指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征。
17.求助者"在鼓励下交谈仍然被动,回答问题时反应慢",是思维迟缓的表现。
18.思维迟缓以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为主要临床表现。
19.求助者的情感反应表现为情感低落(自责、自罪、失眠),情感反应和内心体验~致(表达自己自责的心理时,哭泣)。
20.求助者要自杀是由于情感低落,造成自我评价过低。自信心不足,自罪自责,认为自己在这样下去会害了丈夫和儿子。
21.意志减退指患者的意志活动减少。求助者的内心对什么事都没兴趣,因此,除了做饭就是躺着,表明她的行为和内心体验具有协调性。
22.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本案例中,求助者对其自身的症状起初没有觉察能力,在咨询师对其解释后,求助者表示了治疗的要求,因此,自知力是不完整的。
23.求助者主要的情绪体验是抑郁,因此,适合用SDS评定其抑郁水平。
24.求助者的精神十分痛苦,但是对症状的自知力已部分丧失。因此,属于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心境改变通常伴有整体活动水平的改变。其他症状大多是继发于心境和整体活动的改变,严重者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大多有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病常常与应激性事件或处境有关。
25.SDS的标准分为粗分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因此,求助者的标准分为66×1.25=82.5-83分。
 
(26-30题共用题干)
男性,20岁,未婚,某大学四年级学生,家在农村,排行老二,上有一姐,下有一弟。
自我陈述:近一年来记忆力下降,没精神看书,逻辑分析能力下降,紧张,害怕考试,害怕老师为难我,睡不好觉,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食欲下降,身体也比以前瘦了,曾去医院检查过内科和神经科,吃过一些药,没有效果。这半年比以前严重了,才来心理科看病。.
了解资料:求助者的家长叙述:自幼生长在农村,家境贫寒,为了让自己上大学姐姐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因为自己皮肤黑,同学起外号叫小泥鳅。上了大学后,拼命学习,立志要毕业后找到一个好工作,改变家里的境况。
咨询过程:首先经过收集资料,了解到这个大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心理上的情况:一方面内心有点自卑、胆怯,怕比不上别人。另一方面又很自负,觉得别人不比他聪明,有时也看不上教得不好的老师,难免对有些老师的态度不够尊敬,但内心也害怕被老师处罚。经过四次咨询,求助者认知上有了改变,症状有了明显改善,顺利通过了考试。
提问资料:
求:其实我怕老师为难我。
咨:你得罪过老师?
求:我没有得罪过他。他教课不好,同学们都不满意,有的人到学校领导那里反映过,他以为是我反映的。
咨:老师为什么会认为是你反映的?你有什么根据呢?
求: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他上课时我总爱问些问题,他不会,就认为我是故意刁难他。
咨:原来如此,你担心老师为难你,虽然你拼命念书,但越念心里越急,担心将来的后果,所以每天很紧张。
求:您说得对,我白天念书效率低,晚上就熬夜,躺在床上还在想方程式,睡不着。晚上睡不好,第二天就没有精神。我想如果我不那么紧张了,念书效率会高。
26.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根源是(   )。
A.生理方面
B.心理方面
C.人际关系方面
D.社会功能方面
27.对待求助者的隐私,心理咨询师应该(   )。
A.平和对待
B.不去探究
C.不要评判
D.不理不问
28.从心理方面探查心理问题的根源,应该分析(   )。
A.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B.是否存在生活事件
C.对现实问题有无错误的评价
D.心理发育过程中有无错误观念
29.从社会方面探查心理问题的根源,应该分析(   )。
A.价值观念与心理问题的关系
B.生活事件与心理问题的关系
C.人际关系与心理问题的关系
D.教育背景与心理问题的关系
30.在深入了解求助者的资料时,应该(   )。
A.不涉及来访者隐私
B.选择恰当谈话内容
C.处理好敏感的问题
D.先易后难逐渐深入

 

正确答案:26.B;27.AC;28.ACD;29.BCD;30.BCD 解题思路:1.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根源是他的错误认知,认为老师会为难他,属于心理方面。
2.对待求助者的隐私,心理咨询师应该坚持中立性原则、非批判性原则。另外,与求助者的问题密切相关的隐私,心理咨询师应该耐心等待求助者自己倾诉,而对于与咨询无关的隐私,心理咨询师不要去探究。
3.从心理方面探查心理问题的根源,应该:①从个人心理发育史资料人手,查看其认知能力和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②查看求助者对现实问题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③分析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事例;④寻找求助者的记忆中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⑤分析求助者的思维倾向和习惯,有无反逻辑性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⑥分析经验系统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老眼光);⑦分析有无深层主观因素--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方面的问题;③分析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
4.引发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因素包括: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所处的生存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如道德、风俗、习惯等)因素。
5.在深入了解求助者的资料时,应该在全面掌握求助者材料后,找出求助者能接受的心理问题,做导入性谈话;根据导入性谈话内容,把握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深刻原因和复杂关系。在深入了解求助者的资料时,可以涉及求助者的隐私,但要循序渐进,逐渐深入。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