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主管中药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12

发布时间:2012-04-01 共1页

 病机
一、A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阴偏盛的主要病机特点是(  )。 
A.实热
B.虚热
C.湿热
D.实寒
E.虚寒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阴偏胜,即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功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2.阳偏衰的病机是指(  )。 
A.阴邪郁闭阳气于内
B.阳气抗邪于外
C.阳气的推动作用减弱
D.机体精、血、津液亏耗,阴不制阳,阳相对亢奋
E.机体阳气受损,功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阳偏衰即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 
 
3.阳盛则热属于(  )。 
A.虚热证
B.外热证
C.实热证
D.内热证
E.假热证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阳偏胜,即出现热象,所以说"阳胜则热",如壮热、面红、目赤等,即是阳偏胜的具体表现。 
 
4.治血虚同时用补气药的原因(  )。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生气
E.血能载气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多由失血过多,或脾胃虚弱,化血不足,或久病不愈,营血暗耗所致。而气能生血,所以,治血虚的同时用补气药。 
 
5.治血瘀的同时配以行气药的原因(  )。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生气
E.血能载气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血瘀的形成原因:①与气虚推动无力、气滞血行不利、血寒经脉拘急、血热相互搏结等原因,使血行不畅有关;②与内外伤、气虚失摄、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有关。由血瘀的形成原因可知,治血瘀时应配以行气药。 
 
二、B型题(标准配伍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还被选择。 
(6-8题共用备选答案) 
A.虚寒证
B.虚热证
C.实寒证
D.戴阳证
E.实热证 
 答案 A B C D E 6.阳虚则寒出现(  )。 
  答案 A B C D E 7.阴虚则热出现(  )。 
  答案 A B C D E 8.阳盛则热出现(  )。 
 
 
 
正确答案:6.A,7.B,8.E 解题思路:⒈ 阳偏衰,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由于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临证时除可见到面色 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外,还可见到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即是阳虚则寒的表现。 ⒉ 阴偏衰,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由于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和阴虚阳亢等多种表现。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即是阴虚则热的表现。 ⒊ 阳偏盛,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由于阳是以热、动、燥为其特点,阳偏胜,即出现热象,所以说"阳胜则热"。 
 
(9-11题共用备选答案) 
A.实热
B.虚热
C.湿热
D.实寒
E.虚寒 
 答案 A B C D E 9.阳偏盛的主要病机特点是(  )。 
  答案 A B C D E 10.阳偏衰的主要病机特点是(  )。 
  答案 A B C D E 11.阴偏衰的主要病机特点是(  )。 
 
 
 
正确答案:9.A,10.E,11.B 解题思路:⒈ 阳偏胜,即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机能亢进、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⒉ 阳偏衰,即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⒊ 阴偏衰,即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功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