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瘘

发布时间:2014-02-27 共1页

  痔瘘是肛肠外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针对混合痔,高位复杂性肛瘘避免手术后遗症。利用外切,内扎,挂线等疗法,找到了一条捷径,缩短了病程,治愈率高,避免了肛门失禁。

  痔瘘是肛肠外科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故有“十人九痔”的说法。其治疗方法很多各有不同,在临床上要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把这门科学发扬广大。例如,临床上单纯用中药的《消痔灵》,《枯痔液》治疗各期内痔时,有其不同的优缺点:其优点是:①操作简单不需复杂的麻醉,初学者易掌握;②用药后出血少;③临床疗效较好根治率高。不足的是:①三期内痔或嵌顿性内痔,往往痔核较大个数较多,患者痛苦大,单外用药物时间较长,对局部皮肤腐蚀较重,易引起砒霜中毒;②枯痔液(散酊)治愈率较低。

  1.西医治疗各期内痔一般采取手术疗法,不足的是:①切除创面大,血管不易收缩,易出血,重者可发生出血性休克,引起贫血。②手术后以大量油沙布填充止血,患者自觉肛门内下坠严重,疼痛剧烈,③手术切除内痔易损伤肛门括约肌,有的可引起大便失禁,造成终身痛苦。其优点是:西医治疗比中医治疗愈合较快。通过临床证实,笔者采用中医的结扎法,在局麻后,压缩剥离切除相结合,解决了创面出血,肛门失禁的现象。病人痛苦小,不需住院,门诊简便易行,疗程短,一般最短五天,最长半个月,就可治愈。

  在操作过程中,要重视西医的消毒观念,换药要轻柔,清洗创面要仔细,每次大便后,要及时清洗换药,以减轻肛门水肿、疼痛,促进创面愈合;适当应用抗生素,控制大肠杆菌,化脓球菌,厌氧菌的滋生,配合外用消炎止痛膏,麝香痔疮膏,生肌散等均可起到良好的消炎止痛化腐生肌的功效。

  对于内痔嵌顿,内痔出血,混合痔,血栓性外痔和炎性赘皮外痔视病情处理,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佳。

  2.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瘘管肛门瘘管,临床一般分单纯性肛瘘和复杂性肛瘘。在临床上约有70�G左右有外口,管道,内口三部分组成的肛瘘,内口大概都在肛内齿线的上方通过直肠,外口在肛门周围的皮外,有的患者可能有一个或几个外口,下面就肛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分别谈谈。搜集整理

  2.1 单纯性肛瘘,或完全性肛瘘:

  2.1.1 从皮下脓肿形成的瘘管,内口在齿线的上方,外口在近于肛门附近的而管道在皮下粘膜和括约肌之间,或在外括约肌皮下部,这类肛瘘,临床处理以单纯中医挂线疗法即可。

  2.1.2 从坐骨直肠窝脓肿所形成的瘘管,管道在坐骨直肠窝内,经过外括约肌浅层及深层之间通过直肠,它的外口离肛门很远,内口在齿线上方,肛门后部正中线的两侧,这类肛瘘,笔者采用切开清除肛外部分管壁,配合挂线治疗;管壁在括约肌部分,尽量保护括约肌,防止括约肌损伤而造成肛门失禁,尽量用药物治疗。

  2.1.3 从骨盆直肠窝脓肿所形成的瘘管,内口较深,在直肠下部,瘘管由肛门环绕而上,通过直肠,这类肛瘘的治疗方法,用探针沿管道的方向探入,如通过骨盆后间隙,深达10cm以上者,可切开外口,扩创引流,待管道引流通畅后放入生肌散化腐生肌,如环绕提肛肌成马蹄形肛瘘,则分段处理,顺着通道进行切除和挂线治疗,手术时避免损伤内括约肌防止肛门失禁。

  2.1.4 不完全性外瘘指有外口而无内口的肛瘘,有一个或几个外口的肛瘘,这类肛瘘多由皮下组织或皮下蜂窝组织炎延误治疗,反复感染形成肛瘘,往往肛门外可形成几个或十余个孔道,互相窜通,这类多孔外瘘则分次相互切开引流,待脓排除后,以化腐生肌散治疗。

  2.1.5 不完全性内瘘指有内口,无外口的肛瘘,此类瘘管有的是内口互相贯通,它能通达邻近器官,如膀胱,子宫,阴道等,大部分内口都在齿线上与邻近相通的内瘘,在治疗上较为困难,笔者常采用综合疗法,以挂线配合化腐生肌疗效较好,治愈率高。

  2.2 复杂性肛瘘指内,外口有3个以上窦口,且互相贯通,流脓的肛瘘,在治疗上要仔细查找孔道,外口在括约肌以外可切开,内口在3个以上者采取分次挂线,最多挂线3次,肛外的管道部分予以切除,肛内1/3部分采用化管疗法,多内口以少挂线为宜,避免大便失禁。

  在肛门疾病的预防上,要注意肛门卫生,保持大便通畅,平时多做提肛肌运动,避免辛辣饮食,早晨定时大便,工作中防止久坐久站等。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