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务员考试经济原理专业课资料(下)

发布时间:2016-08-25 共4页


 
3.1.3发展水平的度量  
度量发展水平的指标有人均GDP,劳动就业和失业、贫困监测、城市化、社会保障等。
  
3.1.4内生增长理论的含义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致力于研究一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如何被经济系统内生地决定,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将“知识”或“技术”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指出新知识生产的正的外部性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阻止物质资本投资中出现的报酬递减现象。据此理论,在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过程中,谁能在知识的生产和使用上取得优势,就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第一,内生增长理论强调个人效用最大化,其基本思想和方法均来自于Ramsey(1928)所建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思想,而内生增长理论只不过是把这种思想更加精致化而已。例如,修正效用函数的形式、修改其约束条件。  
第二,内生增长理论的重大理论突破都来自于对总量生产函数及其假设的修正。如Romer(1986)引入了投资的外在性,因而使具有递增收益的生产函数具有可能性,并存在竞争性均衡解。Romer(1987)通过将资本与技术均视为一种中间产品,以中间产品的种数来表示技术的进步,因而巧妙地避开了新古典增长模型无法与规模报酬递增及边际报酬不变自洽的矛盾,而且也避开了因直接处理递增报酬生产函数所带来的一系列麻烦Lucas(1988)通过将资本分解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并引入人力资本生产部门与人力资本的外在性,解决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需要巨大的人均资本差异方能解释国家之间的产出水平差异的问题。  
第三,内生增长理论的经济增长内生机制思想至少在很大程度上
 
3.1.5二元结构的基本含义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1954年提出的,他认为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时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包括“现代的”与‘传统的”的两个部门,现代部门依靠自身的高额利润和资本积累,从传统部门获得劳动剩余并取得不断发展。现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来以后,在市场经济调节下,不断通过对传统农业部门的影响,促使传统部门向现代化部门转化,最终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一元化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我国的二元经济体制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有所不同,它包括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两个方面,其中二元经济结构处于主导地位。“二元社会结构”是由二元经济结构决定的,由于户籍制度把我国的十几亿人口分为“农业,和,’4卜农业”两大类别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结构。二元结构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农村消费品市场与城市消费品的等级也不断拉大:城镇市场已趋于饱和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受农民收入下降的影响,无法向缺乏有效需求的农村市场转移,使农村的相当一部分潜在需求无法转为现实需求。农村需求结构得不到提升,必然影响与需求有关的供给结构,从而影响与供给有关的产业结构的发展。

4 第四部分城市经济与管理 
4.1 城市化与城市体系 
4.1.1 城市经济规模的概念 
4.1.1.1 聚集经济与城市经济规模 
4.1.1.2 城市经济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 
4.1.1.3 城市经济适度规模、合理规模和最佳规模 
4.1.2 城市聚集经济的成因和作用 
4.1.2.1 城市聚集经济的成因 
4.1.2.2 城市聚集经济的作用 
4.1.3 城市化的内涵和动力 
4.1.3.1 城市化的内涵 
4.1.3.2 城市化的动力 
4.1.4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 
4.1.4.1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4.1.4.2 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 
4.1.5 城镇体系的形成、特征和类型 
4.1.5.1 城镇体系的概念 
4.1.5.2 城镇体系的形成 
4.1.5.3 城镇体系的特征 
4.1.5.4 城镇体系的类型 
4.1.6 中心城市的类别与作用 
4.1.6.1 中心城市的类别 
4.1.6.2 中心城市的作用 
4.2 城市经济管理问题 
4.2.1 城市人口、就业与土地利用的基本问题 
4.2.1.1 城市人口的概念 
4.2.1.2 城市人口变化的原因 
4.2.1.3 城市规模的概念 
4.2.1.4 城市劳动市场供给的影响因素 
4.2.1.5 城市劳动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  公务员考试站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