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03年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真题

发布时间:2011-10-22 共9页

  14.帐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科目的名称就是帐户的名称。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设置会计科目与设置帐户是同一过程。( )
  15.帐户的基本结构包括帐户名称。凭证种类和编号。经济业务发生的日期。内容摘要。借或贷标记栏等。( )
  16.每个单位不必将所有会计科目都一一对应地设置帐户。单位要设置哪些帐户,要根据单位具体业务情况,满足管理的需要为标准来设置。( )
  17.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收入-费用=利润"这一平衡原理。( )
  18.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可相等".( )
  19.总分类帐户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为了保持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可比性。目前总分类账户一般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总分类科目设置。( )
  20.在账户按用途结构分类时,应特别注意有的账户具有双重用途,因此可以列入两个类别。例如"固定资产"账户。( )
  21.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据以登记账簿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文件。( )
  22.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不得涂改。原始凭证的内容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有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处加盖单位印章。( )
  23.划线更正法是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红线注销,然后在其上端用红字填写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由记账人员加盖图章,以明确责任。( )
  24.每月将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是账实核对的主要内容之一。( )
  25.办理月结,应在各账户最后一笔记录下面划一条通栏红线,在红线下计算出本月发生额及月末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本月合计"或"本月发生额及余额"字样,然后在下面在划一条蓝线。( )
  26.永续盘存制,是对存货在特定的会计期末通过盘点来确定其库存数量,再由此推算期末存货和本期已销售或耗用存货的核算方法。( )
  27.结算往来账款中的债权一般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而是在平时计提坏账准备,确认损失后转销债权,同时冲减坏账准备。( )
  28.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本企业内部管理都和员工。投资者。债权人。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上级主管部门。政府部门等)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
  29.我国会计制度规定采用报告式资产负债表。( )
  30.资产负债表左侧各项目是按照各自的流动性大小,即变现能力的强弱来排列的,反映企业资产可变现的数额和变现的速度(流动性),提供企业支付能力的信息。( )
  31.要预测一个企业未来的盈利趋势,应该分析该企业利润表上主营业务利润占全部利润总额的比重,因为只有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具有较强的再生性。( )
  32.财务处理程序是指记账程序与会计凭证有机结合的方法和步骤,它贯穿到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从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明细分类账的总分类账的登记,最后到会计报表的编制。( )
  33.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最后一个步骤是,根据已结账的总账和明细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
  34.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人员的任免。调迁。奖惩。资格认定。教育培训等。( )
  35.非独立核算是指,组织管理上缺乏独立核算条件的。不完整的简化核算形式。它可以进一步分为半独立核算和非半独立核算两种组织形式。( )
  36.《深圳经济特区会计管理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管理条例》都是行政会计法规。( )
  37.一般会计人员的任职应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遵守职业道德等备件。( )
  38."分对象培训原则",也是深圳财政部门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采用的主要原则之一。( )
  39.职业道德是人们在经济管理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
  40.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取决于会计职业的产生,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职业道德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2B. 3B. 4D. 5A. 6C. 7A. 8B. 9.C
  10D. 11C. 12D. 13.B 14.D 15.D 16.A 17.A 18.D 19.B
  20.A 21.A 22.D 23.C 24.B 25.D 26.C 27.D 28.D 29.B 30.D 31.D
  32.B 33.D 34.D 35.A 36.C 37.D 38.A 39.D 40.B
  二、多选题
  1.ABC 2.ABCD 3.ABCD 4.ABD 5.BD 6.ACD 7.ABCD 8.ABC 9.BC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BCD 16.ABCD
  17.ABD 18.ABCD 19.ABD 20.ABCD
  三、判断题:
  其中:1.2.7.8.11.13.14.15.16.19.21.24.27.28.30.31.33.34.37.38.40为"对"
  其余为"错".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