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景点导游词:林则徐纪念馆A区讲解词

发布时间:2010-01-20 共2页

林则徐纪念馆A区讲解词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参观林则徐纪念馆。这里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它的前身是林则徐祠堂,林文忠公祠,文忠是咸丰赐给他的谥号,是在林则徐逝世后55年,1905年由他的门生和乡人为了祭祀他而修建的。1982年元旦,经过重新修复,辟为林则徐纪念馆。 (手指左右两边执事牌)在这条过道两旁分列林则徐为官执事牌20面,上面记载了他为官30多年,历官14省的要职和褒封。

  正面这道门为仪门厅,仪门是明清官府的第二重正门。现在看到的是御碑亭,亭为正方行重檐九脊顶,体现林则徐的一生刚正不阿,亭内立三块青石碑,成“品字形”排列,隐寓林则徐一生品重柱石。

  中间为圣旨碑,是咸丰皇帝得知林则徐病逝后慰问其家属的,在碑里陈述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封林则徐为太子太保,第二件是为林则徐平反恢复名誉,表明皇帝英明对林则徐的过往不再追究;第三件是照顾其家人,安排其儿子官职(由吏部带领引见候朕施恩)。圣旨是由协办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徐甫书写的。

  左边是御制碑文,在碑文中记载了皇帝对林则徐的评价,对林则徐的一生为国爱民的功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在碑文中也指出了林则徐有过,从“虽图夷务于粤洋,机宜未协”可以看出皇帝以为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了鸦片战争,给林则徐留下了一条小尾巴。右边为御赐祭文,皇上为了安抚其家人,特意谕旨,这又对林则徐的功绩给予了肯定。它由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陈宝琛书写,他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可以说是非常荣耀的事。

  这样三碑并立的御碑亭在全国是非常罕见的,而且能够完好无损的保留下来,更是非常珍贵的。这里为“树德堂”,是祠堂的正厅,以前是祭祀和庆典的重要活动场所。中间端坐林则徐的塑像(他眉头紧锁,一脸忧容),上面高悬的“福寿”及“功资柱石”匾是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皇帝闻广东抗英初捷时书赐给林则徐的。把林则徐比做国家的栋梁,足见他在皇帝心目中的位置。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花厅部分,这里分南北花厅,中间隔着一道花墙,庭院小巧玲珑,有假山、鱼池和各种花草树木,是福州典型的花厅园林建筑。(指曲尺楼)这里是当时林家后裔读书的地方。

  (过八角门)2008年5月,我们纪念馆进行了扩建工程,原来占地面积是3500平方米,现在扩建到8500多平方米,在保留原有文物建筑的同时,主要是扩建了展厅,以更全面地展示林则徐精神。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林则徐生平,共有5个展区,详尽的展示了林则徐不平凡的一生。首先我们来到的是第一个展区,这里对林则徐一生作了高度概括,(手指“前言”),林则徐,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是中华民族英雄和世界禁毒先驱;他也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为官30多年,历官14省,统兵40万。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林则徐的画像,画像两旁挂有林则徐的一幅名联:“白头到此同休戚,青史凭谁定是非?”当时林则徐与至交好友邓廷桢流放伊犁,皇帝先赐环邓廷桢回北京,邓廷桢即将启程之时,林则徐做了这一首诗赠与邓廷桢,这就是其中的一联。林则徐坚信自己与邓廷桢所进行的禁烟抗英事业是正义的,把功过是非付诸于历史的论断。那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两个白头老人来到这里休戚相关、祸福与共。这段禁烟抗英历史的是非曲直,相信历史自有公正的评定。(休戚:喜乐和忧虑,福和祸。青史:历史,因为古时在竹简上记事。)下面就让我们跟着时间的线索,走进林则徐的一生中去。

  在这个展厅里主要介绍了林则徐在为官前的励志岁月。

  (指1884年法国报纸上的福州城一隅图)林则徐的故乡就是我们的有福之州---福州,福州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历代福建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海滨邹鲁”的美称,这里人杰地灵,走出了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历史巨人——林则徐。

  (指福州鼓山涌喝水岩照片)这就是福州著名的风景区——鼓山,从古至今,许多名人墨客在山上留下582段的摩崖题刻,堪称天然“碑林”。于此可见,福州文化底蕴的深厚。 (指台江码头图片)由于福州濒临台湾海峡,又是闽江入海的必经之处,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因此福州自古以来商业就非常繁华,如今已经成为我国沿海对外开放的主要城市之一。
  
  林则徐的先祖原是福建莆田人,是九牧林的一支,后来搬迁到福清,在五世祖林学弢这一代又搬迁到侯官(也就是今天的福州市),1785年8月30号,林则徐出生在福州左营司北院后的租屋(指林家支祠照片),一个清贫的下层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林宾日在《析产阄书》中曾写到:“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因此他父亲靠私塾教书维持生计,母亲和他的姐妹靠做纸花和女工贴补家用。林宾日饱读诗书,希望自己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但却在考场上连年失意,此后他就一面以教书为业维持生计;一面用全部的精力来培养儿子,这张是林宾日画的饲鹤图(指饲鹤图),因为鹤是廉洁高尚的象征,因此林宾日非常喜欢鹤,在家中养鹤,陶冶情操。林则徐受到父亲的影响,而后也绘制了两幅饲鹤图,他常将这三幅图带在身边,遍求名人题咏。林则徐从小就非常聪明,可谓是神童,10岁时已经不同于死记硬背的书呆子,开始写诗做对,在少年时写下对联“地小楼台无处起,案馀灯火有天知”, 抒发了他远大的抱负。意思是说虽然我现在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居住,但是我今天的苦读,学到本领,将来一定会报效祖国。12岁时林则徐活泼可爱,眉清目秀被择优录取为孔庙佾(yi)生(指孔庙照片)。

  (指文物《先妣事略》)林则徐一生刚正不阿,高风亮节都与他在幼年时受母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林则徐在怀念母亲的文章《先妣事略》中,写的全部是怀念母亲的勤劳与仁慈。在“家无立锥”的环境中,母亲长年累月带领女儿制作纸花。林则徐在36岁时任浙江省杭嘉湖道,曾派人到福州将父母接到自己身边,父亲年事已高不愿远行,已经63岁的母亲到了浙江,完全可以尽情享乐,颐养天年,然而她“珍食必却,美衣弗御”(指文物中重点句,意思是不愿铺张浪费),林则徐还写到:自己看到母亲通宵工作时,不忍心要帮助母亲,而母亲严肃的教导他说:“男儿务以为大者远者,岂以琐琐为孝焉?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这种仁慈克己的情操,以母爱的方式表达出来,对林则徐为官时的廉洁,产生了重大影响 。

  这副是林则徐书写的对联:“师友肯临容膝地,儿孙莫负等身书。”老师和朋友能够来到只容膝盖大的地方学习,告诫儿孙要读与身体一样高的书,要做到博学多才。 

  林则徐除了父亲母亲对他的影响之外,另外一位就是他父亲的好友,林雨化老先生。林雨化,字希五,一生刚正不阿,不畏权势,因为揭发福建按察使贪赃枉法而遭迫害,被发配新疆,这就是当时林则徐参加悲壮离别时的一幅感人的情景。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与在多年后,林则徐发配到新疆,形成了鲜明对照(指林雨化发配新疆创作画)

  林则徐14岁时以一篇《仁亲以为宝》的文章考中秀才。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君臣之合本人为,自古原无独私之国”等观点,突破了“君权天授、家天下”的传统观念。这是他忠于国家、重于民本、事亲至孝的思想雏形。考中秀才之后,他就进入当时福建的最高学府鳌峰书院读书,这里是林则徐学习交友的重要场所(指鳌峰书院照片)。当时书院的山长郑光策(指郑光策图片),进士出身,热心教育,不畏权贵,而又思想活跃。林则徐在书院7年里,深受郑光策“经世致用”的思想影响,他一生中很多方面的实践活动与成就,都与“经世致用”思想有直接关系。在这段时间里林则徐还广泛阅读了儒、道、佛、法、以及医学等方面的著作。同时,还向翰林院编修林春溥(指林春溥图片)学习了满文。在这里,他还结识了同学梁章钜(指图)。梁章钜是林则徐的同学,后来协同林则徐一同禁烟。林则徐同时通过父亲认识了著名学者陈寿褀。陈寿褀对汉学、宋学都有相当的造诣,他主张经学致用,被称为才子。他们交往密切,相互切磋,不仅研讨学术,而且还交流政治见解,这些人都对林则徐日后政治实践有一定的影响。20岁,林则徐中举人,并与河南永城知县郑大谟的女儿郑淑卿完婚,可谓是双喜临门。在1806年,林则徐受到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的邀请,担任书记工作。厦门当时是全省重要的贸易港口和商业城市,社会风气败坏,其中鸦片走私和烟毒严重泛滥,书记一职使林则徐了解当时社会现实,学到一些处理地方行政以及对待鸦片问题的态度,是一次有用的实践和锻炼(指19世纪厦门入城处图片)。

  这是当时福建巡抚张师诚(指张师诚画像)。他是一位熟知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的官员,他在阅览公牍中,发现了林则徐的才能,邀请林则徐进入幕府任幕僚。在这4年多的时间里,林则徐有机会熟悉朝廷的典章制度,经过文书工作的锻炼,增强了从政的才干,为后来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林则徐27岁考中进士,开始京官生活,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人生舞台。

  (指十无益拓片)这是林则徐练字时写下一篇做人标准的文章《十无益》, 这既是林则徐自己的修身标准,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则。

  林则徐在漫长的官场生涯中,一时一刻都不曾忘记“廉洁”、“清政”(指人到无求品自高拓片)。1831年,林则徐出任江宁河道总督,他在此写下明代陈慕白的诗句:“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树立无私无欲的崇高品德,时刻鞭策自己、激励自己。

  (指欧阳询的楷书碑刻)这一块是林则徐临摹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是送给他外甥沈葆桢练字用的。(指云左山房诗钞)这一本《云左山房诗钞》汇集了林则徐一生的诗词。

  林则徐中进士后,在翰林院任编修,任务是编修国史、记载皇帝的言行起居、讲授经史、起草文件等等;国史馆协修,任务是编写国史;江南道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是朝廷派出考察地方官的官员。

  林则徐博览群书,潜修学问,在京期间参加宣南诗社,这是南方出身的小京官组织的一个文学团体。在这里,他结交了黄爵滋、龚自珍、魏源、陶澍等人。诗社除了聚会赋诗外,还经常探讨学术问题(指林则徐参加宣南诗社活动画作)。1820年,林则徐结束了京官生涯,外放担任浙江杭嘉湖道,是杭州、嘉兴、湖州三府上一级的官员。林则徐一生崇敬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在杭州,他拜谒坐落于西湖三台山麓的于谦祠墓,于谦是明代抗击异族入侵的名将,并以清廉著称,后来蒙“谋反”的不白之冤被杀害。林则徐深知忠臣良将不一定有好下场,但决心效仿他们的献身精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林则徐倡议集资整修于谦祠墓,并带头捐献了自己的俸禄。

  这些就是林则徐历官旧址的图片(指江苏巡抚衙门遗址图片)1832——1836年林则徐在任江苏巡抚五年间,不断兴修水利,可以说是林则徐与水灾、旱灾搏斗的五年。

  (指黄鹤楼图片)这里是武汉的黄鹤楼,林则徐在湖广总督任上,提出禁烟六策,大张旗鼓地严禁鸦片,成绩显著。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