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导游基础知识:第五章-北京风味特产第二节

发布时间:2012-07-20 共2页

  第二节 北京的工艺品
  一、工艺品
  北京工艺品以品种门类繁多、工艺技术高超、京城文化特色鲜明而驰名中外。其中著名的有景泰蓝、玉雕、雕漆、内画壶、绢花、面人及风筝等。它们来自民间,又在京城文化的熏染和陶冶中升华。
  (一)景泰蓝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特有的传统工艺品。景泰蓝因其制作工艺发展到明代景泰年间时已十分完美,又因铜胎所点釉彩主要以蓝色为主,因此称其为景泰蓝。
  景泰蓝的主要制作工序是打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点金等。打胎即做瓶胎。掐丝即将事先做好的铜丝图案用植物胶粘在瓶胎上。点蓝即将各种颜色的釉彩填入铜丝图案的轮廓内。烧蓝即将点好釉彩的瓶体放到900癈高温的炉子中烧制,出炉后要降温。点蓝、烧蓝往往要进行多次,直至瓶体表面釉彩坚固、丰满。磨光即将烧蓝后的瓶体打磨光亮。点金即将显露的铜丝部分镀金。
  景泰蓝多采用中国传统的花鸟虫草、山水人物的图案。景泰蓝种类主要有祭器:用于宫廷或寺庙的祭祀器皿;装饰器皿:用于厅堂中的摆设,如景泰蓝花瓶、景泰蓝吉祥象等;实用生活器皿:用于生活中的实际器物,如:花插、盒、脸盆、烛台、围屏、桌、椅、绣墩、筷子、鼻烟壶等。景泰蓝已名扬海内外,在清末民初的1904年、1915年两次在国际上获奖。
  (二)花丝镶嵌
  花丝镶嵌是以金银为原料,镶嵌各种珍珠宝石的我国传统装饰手工工艺品。考试\编辑整理\花丝镶嵌陈设品在行业中称为“摆件”,主要产品有佛塔、盆景、挂屏、花瓶、动物造型等。实用品有手镜、粉盒、花插及钹、簪、花囊、戒指等。
  北京花丝镶嵌工艺风格的形成,体是在元、明、清三代,而它的兴盛主要是在明清两代。北京作为明清两代的京都,宫廷内部的手工业作坊,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生产量金银制品,使南北方花丝镶嵌工艺得以交流,并融合汉、蒙、满各族的工艺美术之长,形成了北京花丝镶嵌工艺的独特风格。北京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后的凤冠,是用垒丝技法和点翠工艺制成,并配以量的红、蓝宝石及珍珠,精致细腻,珠光宝气,堪称北京花丝镶嵌工艺的代表作。花丝镶嵌工艺,实为花丝和镶嵌两种工艺的统称。花丝工艺是使用各种不同的金银丝用堆、垒、织、编等技法制成的工艺;镶嵌工艺是把金银薄片捶打成型,然后錾出花纹或用锼弓子锼出花纹并镶嵌宝石而成。
  (三)玉雕
  北京玉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在制作上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尤以俏色妙用最为见长。北京玉器有件的古今人物的群像,以及建筑物、山水、花鸟鱼虫、炉、瓶、仿古器皿等,也有小件的戒指、佩饰、别针等装饰品。
  常见的玉雕材料有白玉、碧玉、青玉、绿松石、芙蓉石、水晶石、紫晶石、红玛瑙、白玛瑙、缠枝玛瑙等。玉雕制作工序主要有相玉设计、划活、雕琢、碾磨(光亮)等。
  雕琢技艺由于地域的不同,历来风格也不同。元代时,形成两种不同风格的玉作,始称南玉作(以苏州、扬州为中心)、北玉作(以北京为中心)。至清,由于京师豪门贵族、八旗子弟的云集,南玉作的众多能工巧匠不断到北京落户开业,从而使北京的玉雕融南、北玉作之成,形成北京玉雕的独特风格。1957年创作的翡翠三秋瓶就是一件北京玉雕工艺品的典型代表。
  (四)漆器
  漆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北京的漆器工艺品以金漆镶嵌和雕漆为代表。
  金漆镶嵌是一种综合性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工艺美术品。品种以屏风、桌、柜等、家具为主。这些漆器工艺品以优质木料做胎,经过漆布脱胎、胎上鬃以中国漆,彩绘描画、贴金、雕填、镶嵌等复杂工艺制作而成。北京金漆镶嵌产品继承了传统技艺,并逐步发展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雕漆是在涂有厚漆层的胎体上进行雕刻的一种工艺品。因其主要工序是雕,主要原料是漆,故称雕漆。北京雕漆在明朝初年就已名扬世界。北京雕漆有金属胎(金、银、铜)和非金属胎(木、瓷)两种。在胎体上逐层涂积漆层,涂层少则几十层,多则三五百层,主要以朱红色漆为主。漆层涂好后,按照设计画稿,以刀代笔,采用刺、起、片、铲、勾等传统刀法,雕刻图案,形成一件艺术品。北京雕漆著名艺人杜炳臣,创造了镂空雕法,加强了产品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北京雕漆既有其欣赏价值,又有其实用价值,且具有经久耐用、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易于收藏的特点,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北京雕漆制品小到寸许的鼻烟壶,到屏风、宝座和一米多高的瓶,造型品种多达上千种。题材有山水风景、花卉草虫、人物鸟兽、吉祥图案等。近年来,北京雕漆型产品为“阿房宫屏风”。它以木为胎,手工涂漆200多道,全长6.8米,高2.55米,由十扇组成是我国雕漆历史上最的一件作品。
  (五)鼻烟壶
  鼻烟壶是一种盛放鼻烟的容器,明末清初随着鼻烟从欧洲传人开始盛行鼻烟壶。相传鼻烟是明万历年间由意利传教士利玛窦带人中国的,到了清乾隆年问,闻鼻烟已成了朝野上下普遍的一种嗜好,于是出现了各种质地不同的鼻烟壶,如料壶、瓷壶、翡翠壶、玛瑙壶、水晶壶等。其中玉石、晶石的烟壶多带兽头浮琢于双耳,烟壶外雕内画,又称其为“内画壶”(鼻烟壶的一种)。
  制作内画壶,要先用原料制成或刻成小扁瓶,用铁砂在瓶内摇动、磨蹭,使瓶体内壁平滑并呈现乳白色,然后用约20厘米长的竹签,顶部削尖并弯成钩,或在竹签的尖上绑上狼毫,伸到瓶体内,在经过磨砂的内壁上作画。方寸之间能画出万里河山、各种人物、花卉、鸟兽、书法、历史故事或传说。
  (六)绢花
  绢花又称“京花儿”,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浓厚装饰色彩的手工艺品。我国在1700多年前就有用丝织物制花的技艺。到了盛唐,绢花作为饰品开始在民间盛行,发展成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品。
  元、明、清以来,北京是全国制作绢花的中心。北京的绢花选用优质的丝、绢、绫、绸为原料,手工精制而成,素有“京花儿”之称。北京还由于“京花儿”的生产与销售,出现了“花市”。现在北京崇文门外的花市街,就是当时“京花儿”生产和销售的聚集地。整理
  绢花的制作过程是选料、上浆、染色、窝瓣、烘干、定型、粘花、组枝等工序。自然界有什么样儿的鲜花,就有什么样的“京花儿”。艺人们用精巧的技艺做出朵朵绢花,姹紫嫣红,以假乱真。北京制作绢花的艺人,在清代是刘享元,人称“花儿刘”,他的作品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
  (七)料器
  料器是以石英为主要原料,经过熔化加工而制成的工艺品。料器是北京的传统工艺美术品,“二龙戏珠”是传统料器中的主要产品形式,现代料器已有鸟、兽、花果等造型,用于首饰、挂屏、烟具、戒指、料珠、盆景、串珠等各个方面,品种达1000多种。
  料器制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2000多年前的古墓陪葬品中,就有了蓝色的料球和串珠。清康熙年间,在今天和平门外的琉璃厂,就设有烧制琉璃和料器制品的御厂,专供宫廷使用。乾隆年间的“古月轩”料制鼻烟壶,更是闻名中外的珍贵艺术品。
  料器的制作过程要先将石英等原料熔化,烧制成料棍,然后再加热软化,用剪子、镊子按照要求,捏制成各种晶莹剔透的工艺品。
  (八)面人
  面人又称面塑,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之一。面人的制作是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加进颜色、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霉防裂的处理,制成各色“面团”。根据所塑造的形象需要,在手中捏、搓、揉、掀,再用小竹刀点、切、刻、划,各种艺术形象便会脱手而出。所以面人制作的最特点就是:制作迅速,艺术高超,生动逼真,成为民间深受喜爱的工艺品。
  20世纪40年代的北京街头,或是白塔寺、护国寺、东岳庙等较的庙会上,经常可以看到捏面人的,当场捏塑小娃娃、各种动物或戏剧人物等。北京有“面人郎”(郎绍安)、“面捏面人人汤”(汤子博)、“面人曹”(曹仪策)等名家。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