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北京文化与习俗第一节

发布时间:2012-07-20 共2页

  第四章 北京文化与习俗
  第一节 京剧
  一、京剧简史

  京剧属戏曲中的一个剧种。它形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是我国影响最、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在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京剧从孕育、形成到完美、提高,一代代舞台艺人的长期实践,使其在文学、表演、唱腔、音乐、脸谱、化妆、造型等各方面更趋完善。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们民族的艺术瑰宝。
  清康乾盛世,社会稳定,经济得以发展,文化艺术也活跃起来。北京地区流行的戏曲剧种也很多,有产生在江苏,在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昆曲;有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有流行于西北地区的秦腔;还有京腔、柳枝腔、罗罗腔等地方戏曲。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八十寿辰,扬州盐商江鹤亭邀请高朗亭率领的徽戏“三庆班”进京为皇帝祝寿表演。“三庆班”进京演出成为中国京剧史上“徽班进京”的开始,随后,四喜、和春、春台等徽班相继来京。徽戏主要唱腔是二黄,兼有昆腔、秦腔、空腔、吹腔、四平调等。由于徽戏具有声腔曲调丰富优美;剧本内容生动、易懂;行当齐全、武打精悍,以及重于做工、讲究表情四特点,很快便在北京引起轰动,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剧种。“四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
清道光初年,楚腔(汉调)戏班进京,楚腔主要唱腔是西皮,其戏班子进京并未单独挑台演唱,而是与徽班通力协作,同台演出,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了西皮、二黄合奏的局面,人称皮黄戏。皮黄戏被认为是京剧的雏形,在声腔上为京剧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道光二十年(1 840)以后,皮黄戏多数剧目的唱白语音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北京语言的特点已被融进皮黄戏中。舞台语言上的这种变化,是皮黄戏“北京化”的一种表现,也是京剧真正形成的重要标志。
  道光二十五年(1845一1894)是京剧诞生到完美的提高时期,出现了许多深受群众迎的京剧名角。光绪年间画家沈蓉圃画了一幅《同光名伶十三绝》彩色剧装的写真。十三名伶代表了当时剧中的各种角色,他们是京剧艺术的奠基人。随着京剧舞台的活跃与京剧艺术的广泛流传,清末对京剧演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因此,清同治、光绪年间培训京剧演员的科班如雨后春笋日益增多。喜连成科班(1904—1945)维持了40多年,主持人是叶春善,总教习是京剧著名丑角演员萧长华。喜连成科班在1912年改名为“富连成科班”。富连成科班以“喜、连、富、盛、世、元、韵”排列班次,40多年中培养了700多名优秀京剧表演人才,为京剧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人才基础。
  京剧由于吸收了多种戏曲艺术的精华,因而其生命力极强,特别是在被清王朝统治者接受以后,开始向其他城市迅速传播。清道光末年到咸丰初年,京剧首先传到天津,史载谭鑫培曾到天津搭皮黄班演唱。清同治年间京剧传到上海。同治五年(1866)上海宝善街的“满庭芳”戏园就邀请京剧班演唱,演唱非常成功。京剧传到上海后,又迅速向周边城市传播,杭州、南京、长沙、南昌、汉口都出现了京剧。京剧被更多的人所喜爱,并成为国粹艺术。
  京剧在形成初期曾受到统治著的排斥。但随着京剧艺术的不断提高和竞善,统治者对京剧的兴趣也越来越浓烈。清末慈禧太后就酷爱京剧。京剧几乎成了她最喜爱的娱乐节目。除紫禁城等戏台外,朝廷还在颐和园中专为她耗银71万两建造了德和园戏楼。慈禧太后经常传差社会上的名演员进宫表演,出现了许多名震艺坛的“内廷供奉”的演员,从而使京剧艺术进入宫廷,客观上促进了京剧这门艺术的日臻完美。
  从1919年到1935年的十几年时间中,我国著名京剧旦角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程砚秋先生先后五次出国访问演出,并进行戏剧艺术交流或考察活动,中国国粹京剧走向了世界。
  二、京剧的艺术特色
  (一)综合性艺术
  京剧这门国粹艺术,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不仅吸纳了我国古典说唱、词曲、舞蹈的艺术精华,同时把武打、剑术和哑剧等技巧也综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唱、念、做、打有机综合的统一艺术形式。
  唱是指歌唱。唱功在京剧表演中占居首要位置,人们又称演戏为“唱戏”。京剧中的唱是词情与声情和谐统一的完美体现。京剧中的唱腔主要是西皮和二黄:西皮较为高亢刚劲,活泼明快;二黄则较沉着稳重,凝练严肃。西皮和二黄构成了京剧优美的唱腔。
  念是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京剧中的念白在推动剧情、刻画人物、揭示思想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人们时常用“千斤念白四两唱”来形容念白的地位。京剧中的念白讲究“尖”、“团”分明,四声准确,说起来朗朗上口,同时要掌握气口、节奏。音调上抑扬起伏,节奏上疾徐顿挫,从而增强念白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做是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包括表情、身段、表演技巧等等。京剧的做功又可分为手、眼、身、法、步五个方面,称“五功”。“五功”中最主要的是眼神的运用和身体的动作。旧时有句戏谚“角儿上台全凭眼”,说的就是眼神的重要性。
  打是指各种武打、翻跌。京剧中的武打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武打、格斗场面的艺术提炼,所以“打”是京剧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剧的武戏剧目在不断增加、丰富的过程中,形成了武生这一行当,从而提高了打的技巧。京剧中表现战争的打斗场面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打出手的场面中,刀枪满台飞,构成一种画面,打斗中有节奏、有层次,稳、准、美的体现了剧情。
  (二)服装、道具
  京剧的服装称戏衣,也叫“行头”,主要以明代的服装为基础,吸收并综合了历代服装的某些特点,经过融合、提炼、加工、美化而成。京剧中对戏衣有“宁穿破,不穿错”之说,说明演员在穿用戏衣时,必须严格按人物穿戴,不能随意。整理
  京剧的道具和简单的布景称“砌末”。砌末是根据剧情的需要,运用假设性进行艺术创造,是对客观世界的舞台化表现。砌末增加了京剧表演的真实性与美感。
  (三)化妆、造型
  京剧的化妆是人物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剧中人物角色面部形貌的重要艺术手段。第一,京剧的化妆可以使演员的面貌贴近角色,从年龄、性别、生活特征上符合角色人物的形象。第二,化妆中通过对演员眉、眼、鼻、口各部分的夸张描
  画,有助于演员面部表情的表现。第三,化妆可以弥补一些演员的面部缺欠,使人物造型更为完美。第四,化妆还可以使远离舞台的观众看清人物的面貌和表情。京剧中对生、旦、净、丑的化妆都很讲究,如男女演员都需要吊眉,然后生角抹彩包网巾、甩发、戴髯口;旦角则拍粉、晕脂、画眉眼、包头、贴片子、戴头饰等等;净、丑行当的化妆较复杂,需要脸谱化妆。
  脸谱是指演员面部图案化妆的谱式,是从古代乐舞的面具发展而来。脸谱的主要功能可以显示角色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其他特点,从而帮助人们识别剧中人物,达到“寓褒贬别善恶”的效果。例如,京剧脸谱中常用色彩的红表示忠诚、正义;粉表示秉正、年迈;紫表示沉勇、果断;黑表示耿直、鲁莽;白表示奸险、狡诈;黄表示干练、凶狠;蓝表示勇猛、骄横;绿表示倔强、残暴等。脸谱中还用一些特殊的形象符号来表示人物的特征。如:包公额上画一月牙,寓其“日断阳,夜断阴”;项羽和张飞的脸谱为一哭一笑,象征了项羽的悲剧性格和张飞的喜剧性格;姜维额上画太极图,表示他“知阴阳,善八卦”,通晓兵法;赵匡胤乱眉心画红色跑龙,表示他是“真龙天子”;杨七郎脸门勾虎字,表示他是黑虎星下凡。另外还有画兵器、动物的脸谱等等。
  (四)京剧的场面
  为京剧伴奏的乐队称场面,有文场和武场之分。其中管弦乐部分如京胡、京二胡、月琴、笛子等称文场,文场主要为演唱伴奏或演奏某些场景音乐。打击乐部分称武场,主要乐器如鼓板、锣、钹、堂鼓等等,武场演奏是为配合念白、演唱、舞蹈的节奏和在剧情中渲染气氛与情绪,所以场面又称文武场。武场中的鼓板(单皮鼓)是全乐队的领奏乐器,由一人敲打,此人称司鼓(旧称鼓佬),是场面(乐队)的总指挥。场面是京剧演出的重要环节,自始至终联系着剧情的发展,跌荡起伏,紧扣剧情。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