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实词辨析核心技巧

发布时间:2016-08-25 共1页

  实词,顾名思义,是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根据词性的功能可以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选词填空中涉及的一种重要题型就是以实词辨析为载体的题型,每年的考查比例都很高,主要考查近义词之间的词义辨析以及常用词语的使用与搭配。

  要掌握实词辨析题的解题技巧,首先要从词义入手。事实上词语的词义内涵丰富,通过不同角度的理解可以划分为理性意义、色彩意义、搭配意义、语法功能等几个方面,其应用的核心技巧如下:

  判断词语的理性意义,用于近义词辨析。

  区分词语的色彩意义,用于干扰项排除。

  明确词语的搭配意义,用于正确项确定。

  探究词语+的语法功能,用于综合性判断。

  下文教育将通过历年真题实例说明上述核心技巧的应用。

  【例1】 “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作家、学者、翻译家常常如是说,语气中带着七分_____三分_____。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自豪  遗憾  

  B. 无奈  悲伤

  C. 感伤  埋怨  

  D. 骄傲  惭愧

  【答案】 A

  【解析】 这道题目结合感情色彩和语义轻重两个角度进行作答最为有效。作家、学者、翻译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评价既然分为七分和三分,则前一个空白处应该为较积极的词汇,后一个空白处为较消极的词汇,由此可以排除B、C两项。因为B项中“无奈、悲伤”和C项中“感伤、埋怨”均是表达消极含义的词汇,与文意不符。再比较A、D两项,不难发现D项的“惭愧”用在此句中显得语义过重了,不太妥当。而A项的“自豪、遗憾”两词恰恰表达了作者、学者、翻译家的情感,符合文意表达,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例2】 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计划启动之日起,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基因专利争夺战。因为谁拥有专利,就意味着谁就能在国际上获得_____基因产业的“王牌”,谁就能拥有今后基因开发的庞大市场。为此,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大量地将阶段性研究成果_____申请了专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垄断  抢先  

  B. 操纵  独立

  C. 控制  自发  

  D. 专营  及时

  【答案】 A

  【解析】 考生可以从确定性选项入手进行作答。通过文段论述,考生不难发现,若从第二个空白处入手比较容易确定答案,因为文中已经明确指出“拥有专利将……获得王牌,拥有市场”,既然如此,又鉴于最后一句中提到了“阶段性研究成果”,那么一定是“抢先”申请专利,从而获得“垄断”基因产业的“王牌”。A项最符合文段表达要求。

  【名师点评】 纵观第二组词,B项的“独立”、C项的“自发”、D项的“及时”均不能表达欧美国家展开基因争夺战的激烈程度。通过排除法也不难发现正确答案。

  【例3】 与先辈不同,这一新生代的中国研究人员不愿意_____接受古籍中的描写。在希冀精确追溯中国历史的尝试中,他们所_____的是实物、数据以及更为“西式”的方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全盘  倚重  

  B. 直接  擅长

  C. 无端  强调  

  D. 被动  依靠

  【答案】 A

  【解析】 文段中几个关键的提示性信息“不愿意”“希冀”等词都表达了一种明显的主观性。根据这类提示性信息可知,正确答案的词汇也应在这方面与前者保持一致。B项中“擅长”一词指的是在某方面的能力比较强,仅为一种客观性的叙述,并不具有主观色彩。C项中“无端”一词语义过重,用词不妥,也应排除。D项“依靠”一词语义过重,意为仅用实物、数据等方法,而文中是想表达侧重使用如上方法,所以也应排除。纵观全文,不难发现A项表达最符合文意要求,其中“不愿意全盘接受”搭配恰当合理,此外“所倚重的是实物……的方法”也表达了中国研究人员在尝试中的研究喜好,体现了一定的主观性。

  【例4】 媒介的诞生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们使用媒介的独特性也是为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生活,这两者本来都有良好的_____。然而,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上的失衡,导致媒介在被过度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脱离人的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出发点  掌控  

  B. 目的性  约束

  C. 侧重点  控制  

  D. 适应性  规划

  【答案】 A

  【解析】 根据文段首句“为了……为了……”可以推测第一个空白处应该选“出发点”一词,C、D两项第一个空不符合文意,首先排除。接下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阻碍  产业  

  B. 瓶颈  现代

  C. 问题  市场  

  D. 障碍  规模

  【答案】 D

  【解析】 此题可以考虑从第二个空白处入手,寻找确定性选项。既然文段之前提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因此解决此问题后的“发展”一定是“规模化”发展,即大批量地、大规模地发展。再通过第一个空白处“障碍”一词进行验证,不难发现与文段搭配非常恰当,由此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


  【例6】 面对不断出现的消费和产业成长热点,企业的注意力应首先放在寻求高成长产业的“先进入”_____上,以_____供不应求阶段的高额利润。而当进入者不断增加,竞争加剧后,企业则应将重点放在低成本为_____的价格竞争上,以保住和扩大市场份额。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机遇  谋取  基础  

  B. 前景  瓜分  手段

  C. 许可  获取  支撑  

  D. 缺口  垄断  特征

  【答案】 A

  【解析】 首句中的提示性信息“成长热点”、“先进入”一定是一种“机遇”。再根据第二句“供不应求阶段的高额利润”不难发现A项“谋取”一词较为合适,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为了得到某种利润或结果而去创造条件获得的一个过程。此时考生要注意C项与A项的区别,其中“获取”一词仅仅是一个客观性的表述,与“高额利润”搭配不妥。而B、D两项“瓜分、垄断”用词的感情色彩与文段要求不符,也应排除。最后通过A项最后一个空白处进行验证,“将重点放在低成本为……”与“基础”一词搭配最为恰当。由此可知A项表述最为恰当。

  【例7】 颜真卿“守其正,全其节”的气节备受后世_____,人见其书,往往_____他的人品。欧阳修称“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即使对其楷书有些_____的米芾,也感到颜体具有一种“昂然不可犯之色”。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称颂  认同  不满  

  B. 赞誉  映照  非议

  C. 推崇  联想  微词  

  D. 仰慕  追怀  保留

  【答案】 C

  【解析】 此题可以通过寻找提示性信息和确定性选项来作答。文段的最后一句中有一个关键词汇“有些”,明确了第三个空白处的语义轻重,C项“微词”表示有一点意见,符合文意要求。A项“不满”、B项“非议”的语义过重,不符合文意表达。D项“保留”一词搭配不当,也应排除。再将前两个空白处进行验证,“备受后世推崇”搭配恰当,“往往联想他的人品”也符合句意要求,由此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