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6-08-25 共8页



参考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A2.D3.C4.A5.A6.D7.B 8.C9.A10.B11.D12.C13.B14.B 15.D16.D17.C18.D19.B20.B21.A 22.A23.C24.B25.D26.D27.B28.C 29.C30.A

二、多项选择题
1.BCD2.BC3.ABCD4.CD5.ABCD6.AD 7.BD8.ACD9.ABCD10.ABC11.AB12.ABC 13.ABCD 14.AC15.ACD16.AB17.ABD18.ABC 19.AC 20.ACD

三、判断题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

四、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没有继承权。张某因在王某去世后,未对公公尽主要赡养义务。

(2)王某的姑姑是王某父亲遗产的法定继承人之一,但属于第二顺序,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王某的弟弟尚在,未放弃和被剥夺继承权,所以王某的姑姑不能继承。

(3)王某的遗产应平均分为两份,王某弟弟继承一份,另一份应给王某,但因他先于被继承人死去,王某的儿子代位继承本应由他继承的那一份遗产。

2.【答案要点】
我国《宪法》有关条款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对县乡镇企业局局长职务的任免应由县人大常委会履行法定手续。县委和县政府违反了上述宪法规定,因而是非法的、无效的任免,应予撤销。

五、公文处理题
1.【答案要点】
(1)某市人民政府关于保护城市绿地的通告

(2)某省人民政府批转某省教委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报告的通知

2.【答案要点】
(1)他之所以取得这样优异的成果,是因为他长期地进行了辛勤劳动。

(2)我们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物质基础,作好精神准备。

(3)听说王老师病了,同学们立即奔向王老师的宿舍。

(4)对待犯错误的同志,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5)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我们正在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6)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我提高了思想觉悟。

(7)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8)机器质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六、综合分析题
【答案要点】
(1)根据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一般可将经济增长划分为两种类型。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生产要素在原来技术水平基础上投入的数量扩张,即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称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经济增长主要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则称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加剧了生产扩张与资源消耗、生产规模与环境恶化的矛盾。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既不符合国情,也难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必将损害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基础,最终难以为继,因此已经到了需要刻不容缓地加以转变的关键阶段。

(2)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只有由过去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低,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大,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的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低代价经济增长,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化解资源环境约束,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关键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有利于经济集约型增长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使企业、政府部门和其他主体的行为切实转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上来,转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自主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论述题
【答案要点】
(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是根本途径。
(2)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建设。
(3)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各种体制和机制,以改革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4)坚持民主和法治,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内解决问题,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证。
(5)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