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精算师等金融人才短缺瓶颈亟待破题

发布时间:2014-02-26 共1页

我国未来需要加强高端金融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发金融业亟需人才,预计“十二五”期间新增首席或高级经济学家、高级风险评估预测专家达到7.3万人,新增金融分析师、国际会计、保险精算、保险核赔、财务总监等重点领域高级金融分析专家18.9万人。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已对教育界提出了非常严峻的任务。

金融人才呈结构性紧缺

日前,国务院学位办主任张尧学院士指出,中国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民创造了很多财富。但是否守得住财富,有待国内金融人才的发展。

目前,上海正处于由区域型金融中心向世界级金融中心发展的进程中。日前2011年度“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由于在服务水平、产业支撑和综合环境等分指标上的进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实力超过巴黎、法兰克福,位列纽约、伦敦、东京、香港和新加坡之后,居于全球第六。

金融业的飞速发展带来金融人才需求的旺盛,但是人才市场的供给却出现了捉襟见肘的困境。

分行业来看,近两年,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的推出,使得国内证券公司开户数不断上升。由此,筹备新业务、拓展专户业务以及传统业务的增长,成为了近期证券行业的工作重点。而证券公司在业务拓展的同时,也对证券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再加上每年人才的流动,使得目前证券业凸显出巨大的人才缺口。此外,一段时间以来,银行、基金公司、券商、QFII纷纷大举进军期货业,大有决战“期货业”之势。而与期货业的高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市场上合格、合规的期货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据前程无忧最新数据也显示,今年1至5月金融业(包括金融/投资/证券、保险、银行、会计/审计四大行业)的网上发布职位数总量为425451个,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36%,比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2.9%。其中,3月份的金融人才需求开始出现显著增长,环比增长了14%;4月的人才需求继续走高,以13%的增速站上了2011年前5个月的人才需求最高峰。

一知名专业金融招聘网站日前在上海发布其最新的中国人才调查数据也显示,超过半数的金融机构计划在2011年增加人员招聘。

而这也正恰恰折射出上海缺乏金融人才的最大症结,就是传统的存量金融人才增长已无法匹配上海金融功能的迅速扩张。

从前不久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发布的“2011上海金融景气指数”来看,上海金融人才景气程度发展相对缓慢。虽然上海金融人才质量水平虽相对提高,但人才数量还需增加,结构性紧缺现象仍然存在。

以人才规模为例,与世界级金融中心人才规模相比,上海仍有较大的差距。目前,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都凝聚和聚集了大批一流的国际金融人才。从绝对数而言,伦敦和纽约的金融业从业人员数量都远远高于上海市,分别是40万和80万人。从相对比例看,伦敦和纽约金融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例约为12%;新加坡近4年的平均金融业就业人数在12万,约占总就业人数的7.5%。香港的金融业就业人数基本维持在就业人口总数的5.5%,去年金融业就业人数约为19万。而上海的金融业就业人口去年虽然有近24万,但仅占就业总人口数的3%左右。不仅如此,纽约和伦敦还汇聚了全世界绝大多数的金融精英。这些握有金融话语权的高端人才,既是美英极为重要的战略资产,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国际金融秩序的变迁。

去年底,伦敦金融城市长约翰·史达德在上海访问时就指出,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巨大缺口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首要瓶颈。而人力资源供给因素在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前六大因素中高居榜首。

可见,上海能否如期实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既取决于要素市场发育以及与纽约、伦敦等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的此长彼消程度,某种意义上更取决于中国和上海能否造就一大批熟悉金融中心运营机制并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人才。

为此,配合未来五年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上海市制定的金融人才“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未来几年,上海金融人才总量要实现跨越式增长。到2015年,上海的金融业从业人员将达到36万人左右。这意味着,未来5年内,上海金融业从业者的增长数量基本相当于过去10年增加的总和,速度将大大加快,金融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新设一个网点就要几十人。”东亚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刘芬表示,前几年这些人才还主要靠内部培养,但当前这一模式肯定是跟不上本地注册后所急剧扩大的人才需求,因此,未来5年,金融业在人才需求上应该都要受到一定的压力。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日前在全国金融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暨培养单位院长(系主任)工作会议上也表示,未来全球经济的竞争关键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科技,一个是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提高实体经济的竞争力,而金融的发展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如今,在市场经济调节下,资金是配置资源的龙头,而大国博弈需要金融人才培养。

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才

吴晓灵指出,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界提出了非常严峻的任务。按照“一行三会”人才发展纲要规划,到2015年全国金融从业人员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占的比重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从业比重达到6.4%和4%以上,2020年分别进一步达到9.6%和6.9%以上。从这个目标出发,金融从业人员研究生以上学历比重,到2015年增加15万人,2020年在此基础上再增加20万人,基本上按每年3—4万人的速度增加。

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曾发布的《上海市银行业人才培养与需求状况实证研究》报告,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显示出金融人才高学历的严重不足。在其调查的25家中外资银行中,本科学历的员工占比为42.08%,硕士学历及博士学历员工占比分别为5.78%和0.16%。而本科以下学历的员工比例仍然略多于本科以上学历,为51.98%。

记者了解到,目前,虽然国内高校每年的金融专业毕业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金融人才培养与市场有效需求严重脱节,造成许多金融机构都表示难以招到紧缺人才、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大量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找不到与专业对口工作的尴尬局面。而从工作能力来说,目前的金融院系大学生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就是理论知识有余,实践技能不足。

有专家指出,究其原因在于高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比较陈旧,而且金融专业学生缺乏良好的实战途径。

渣打(中国)人力资源总监黄秋梅也表示,与其他金融中心相比,上海拥有熟知本地金融市场操作的专业人才,但他们与国际银行的合作经验不够。因此,这些人才会比较倾向于按照本地的习惯操作,而不太在意时间性以及宏观经济的变化。这将会对一些想要走出国门的本地银行造成一定的局限性。

黄秋梅表示,“我们寻求的是一种平衡发展,既需要了解本土的本地金融人才,也需要具备国际经验的海外人才。”

今年,国际板推出在即,多数老牌券商很早就开始为此准备,并相继成立国际板工作小组,负责联系有意登陆国际板的港股上市公司。但令人头痛的是,熟悉国际业务的专业人才实在难招。一位投行人士向记者透露,“国际板开通后,信息披露的难度更大,对投行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更高。某种程度上,有实力的投行可能左右国际板交易规则的制定,这也说明为什么近期多家证券公司开始在人力上做准备。国内券商要在国际板上分得一杯羹,必须有成熟的专业人才为其打先锋。不过,目前很多公司在海外业务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因此太需要熟悉国外企业的专业人才了。”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吴晓求表示,发展金融专业硕士具有战略意义。金融成为大国经济博弈重要平台,已经从经济外壳演变成内核,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大国之间的博弈,离不开金融市场,因为经济资源已经全面金融化。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中的,他说,“有人认为上海要建成金融中心至少需要40万的金融人才,但据一个非正式的统计,上海有金融学位本科和硕士文凭的人足有40万。为什么不能填补人才的空缺?”

他指出,从我国金融学科的本质发展来看,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对外研究国家的外汇政策问题,对内研究货币的供应问题。所以在学科课程的内容设计上,除了经济学、政治学的内容,还有分别涉及到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的“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这两个主要课程。这样的学生毕业以后,或者从事这样的研究以后,如果进入商业银行,会发现这里的操作和他所学习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他学的是制定货币政策,比如应该给多少供给量、什么时候要银根收紧等;但是在商业银行里面,需要设计产品、储蓄、贷款,然后开展很多中间业务,而且还要到国际资本市场从事相关交易和对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今的商业银行从业者,基本都是在实践当中来学习的,保险、证券公司的情况也大致类似。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自己的金融学科培养的金融人才,无法符合我国资本市场的需要的原因。

吴晓求进一步表示,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有扎实的经济和金融学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富有创新精神和进取品格、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金融专业硕士应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四种意识,包括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国际意识,构建这四种能力的要素包括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管理风险能力。

上海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复旦,上海交大、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等名校汇集申城。同时,相对于国内其他省份,上海高等教育人口比重比较高,客观上为打造本土各个层次的金融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为止,除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之外,上海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金融学院等高等院校不同程度地担负着为上海培养金融人才的重任。据悉,目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已着手推出两个金融硕士项目。一个是金融管理硕士项目,另一个是金融工程硕士项目。其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真正进入资本市场和大公司的人才,他们需要有系统理论、知识来支撑将来的判断和运作。二是符合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的人才。

陆雄文表示,“如果没有国际资本进入,上海这个资本市场就不是国际的。之所以让外资企业在国内上市,目的就是让人民币变成更加重要的货币,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

大力开发金融业亟需人才

吴晓灵提出,我国未来需要加强高端金融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发金融业亟需人才。预计到2015年新增首席或者高级经济学家、高级风险评估预测专家需求量将达到7.3万。新增金融分析师、国际会计、保险精算师、保险核赔、财务总监等重点领域高级金融分析专家达18.9万人。

何为金融业亟需人才?有专家认为,金融业亟需的是具备国际化视野、全球化资本运营意识并且熟练驾驭全球性金融管理工具的高端金融专才。但目前,我国金融专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金融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等方面缺乏统一的行业资格认定标准和规范的专业素质评价办法。这些人才只有具备一定的职业资格认证,才能为客户提供鉴别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专业技能的参照。仅以国际公认的注册金融分析师为例,美国目前有25000人,中国香港、新加坡各有1000人,而上海还不到100人。

在最新拟定的《上海市金融领域紧缺人才开发目录》中,主要涉及金融高级管理、金融研究、金融业务、专业服务以及金融监管等5大类。而在这些绝大多数紧缺人才所需的必备条件中,仍是具有国际权威认证的资格认证证书,如一流的银行家和金融家、金融风险管理师(FRM)、金融理财师(CFP)和金融分析师(CFA)以及高级金融英语人才等。

以证券业为例,据了解,如今,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是进入证券行业的敲门砖,也是进入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上市公司、投资公司、大型企业集团、财经媒体、政府经济部门的重要参考。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首次全国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报考达到了65.48万科次,与2010年同期相比提高了29.33%。但目前,很多券商研究所仍然面临人才大量流失的困局,纷纷选择加强梯队建设,如在一个行业就配置5名分析师,从首席分析师、高级分析师、资深分析师、普通分析师到助理研究员。这就需要上海更加积极引进国际通行的金融职业能力考试认证项目,支持和鼓励金融人才参加国际公认的高层次职业资质培训认证。

同时,金融业所亟需的人才还包括大量的首席经济学家、高级经济学家和高级的风险评估预测专家等高端人才。吴晓灵进一步指出,从国际金融危机得出的教训是微观审视和宏观审慎的矛盾。这意味着,在做金融业务的时候必须要有宏观视野和宏观视角。

国际上有13种不同的方法比较经济学系和经济学家,其中的核心是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介。这是经济学界内部由不同的专家小组用不同的方法论研究出的评价体系。而在国内这样的高端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资质,不仅是某一个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在国际顶级刊物发论文,又具有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哲学家、历史学家、企业家、政治家和艺术家诸种才能的综合,还必须要求其研究非常扎实,要有突出的学术贡献,且是一个在多重国际环境下终身实践和学习的人。

陆雄文认为,从事金融决策和运作的人才是我国极其缺乏的。他说,“中国的资本市场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运作经验。但这个经验是有限的,是人民币在资本项下不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获得的。实际上除了B股的尝试以外,几乎没有真正的所谓国际金融业务的开展。因此,中国本土的国际金融操作是很有限的,而对于整个市场制度设计层面的人才更少。说到底,中国真正缺少的是有战略性眼光的人才。”

他表示,首先,无论在资本市场还是公司业务运作当中,目前那些已经国际化的部分,仍然有三分之一不能正常运作,条件没有具备。这就需要去改变市场结构自主设计方面的人才。其次,中国内部的专家也是面向国外的金融专家,因为中国制度建设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值得指出的是,上海金融人才国际化程度仍然较低。业内仅有0.2%的人员有国际化工作经历,包括那些仅在海外完成3个月左右金融培训的人员。

近些年来,上海市金融系统一直有重点、有计划地选送有发展潜力的金融人才到海外学习、培训,5年来共组织近300人次到美国沃顿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培训;太保集团等企业每年选派业务骨干赴海外接受北美精算师、特许金融分析师等国际公认的高层次执业资质培训认证;在金融国际交流合作中,各金融机构选派人员赴国际著名金融企业培训,学习产品开发、风险管理、金融工程、信息技术等的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上海证券交易所2009年与境外同行开展双向人员互派交流学习,共派出23名员工到6个国家的8家交易所培训。

同时,进一步拓展金融人才外向型培训,针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的需求,开发更多的外向型培训项目。充分利用在资本、管理、产品、技术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带来的人才培养机遇,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中锻炼队伍、培养人才,推动金融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结构的国际化。

据记者了解,上海市金融党委、市金融办与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复旦大学等已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培训项目。其中包括“金融企业领导力管理”、“国际金融发展与创新”等培训项目。并将充分利用各种国际合作机遇,有计划地选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金融人才到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进行学习、培训。

陆雄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端人才不能只是没有操作经验的学者,也不能只有针对某个行业、或者某个产品的经验。在制度设计层面上,需要一个专家团队,需要具有战略性眼光的金融人才。而完成培养这样的金融人才的使命还任重而道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2020年将不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而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元年,到那个时候,人才的储备、充分的实验才有可能完成,然后是外资企业上市,更多的丰富产品衍生工具出现,更多的国际市场对冲机制建立,人民币在国际上被更多人用来做结算货币,人民币离岸中心慢慢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才慢慢开始。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