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东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发布时间:2009-07-14 共8页

非选择题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寿之守严悍不可犯,苟闻不便于民,虽剧僚贵吏,皆得辱杀之。(5分)

 

(2)春秋弑其君三十六,其中未必不由是而致者也。(5分)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梅花

陈亮①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②正主张。

[注]

①陈亮:南宁爱国诗人。

②东君:司春之神。

(1)这首诗着重表现了梅花的哪些特点?你认为诗中梅花的形象和作者本人有着怎样的联系?(4分)

 

(2)“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已成为千古名句。在本诗里,这一联写的是什么意思?后人引用这一联,可用来表达什么意思?(4分)

 

 

13.按要求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诗在哪里?诗在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 ”的清新静谧里;诗在杜甫《登高》“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浑萧瑟里;诗在陆游《书愤》“ ,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英武雄壮里;诗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 的蔑视权贵里。

(2)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 ,___________。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论语》)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