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精神病学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社会心理学理论

发布时间:2014-05-10 共1页

  一、A型题
 
  1.关于符号互动理论下列不正确的是
  A.符号互动理论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B.始于20世纪30年代,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
  C.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
  D.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现代主要代表人物
  E.可分为芝加哥学派(威因斯坦)和艾奥瓦学派(库利)
 
  正确答案:E解题思路:符号互动论是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有学者把符号互动论分为两派,一是芝加哥学派(布鲁默、库利、米德、杜威等),另一是艾奥瓦学派(库恩、威因斯坦等)。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
 
  2.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该情况属于
  A.角色期望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E.角色失败
 
  正确答案:B解题思路:社会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这就叫做"角色期望"。角色冲突,指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感到的冲突是角色冲突。既有角色间的冲突,也有角色内冲突。角色不清,指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也会造成角色不清。个体在角色不清时往往会产生应激与不满足感。角色中断,指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角色失败,指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3.下列关于社会行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
  B.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况的状况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属于社会行为
  D.群体的决策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E.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并互有影响的主题反应
 
  正确答案:E解题思路:社会行为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合作与竞争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4.下列关于社会心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的起源
  B.社会心理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属于社会心理
  D.群体的决策属于社会心理
  E.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并互有影响的主题反应
 
  正确答案:E解题思路: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
 
  5.关于社会学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代表人物是N.E.Miller
  B.社会学习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学习他人言行的现象
  C.提出观察学习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D.强调他人强化与直接强化过程
  E.该理论是以观察一学习的观点为基础的
 
  正确答案:C解题思路:社会学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班杜拉和沃尔特斯等人发展起来的,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这种理论以刺激-反应的观点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扩大探讨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人产生某些习得行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通过或加以改变的。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在动机过程中包括外部强化、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在社会学习论中,强调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用以解释许多社会行为的学习。
 
  二、B型题
 
  (6-9题共用备选答案)
  A.角色期望
  B.镜像自我
  C.自我概念
  D.角色采择
  E.角色失调
  6.人们通过观察或想象,依据别人对自己的表情、态度来认识自己的形象属于
  7.人们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属于
  8.人们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此被称为
  9.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称为
 
  正确答案:6.B,7.A,8.D,9.E解题思路:社会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这就叫做"角色期望"。一个人的态度、行为如果偏离了角色期望,就可能引起周围人的异议或反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通过观察或想象依据别人对自己的表情、态度等出现"镜像自我",即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当作镜子来认识自己的形象,从而形成"自我概念"。人会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塑造自己,这就叫做"角色采择"。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称为角色失调。
 
  (10-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7.6~9.5m
  B.3.6~7.6m
  C.1.2~3.6m
  D.0.5~1.2m
  E.0~0.5m
  10.彼此认识的人的交往距离,许多商业交往多为这个距离
  11.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事物中的人际距离常为
  12.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常传递大量体语信息
  13.亲人、夫妻之间的距离,双方可感到对方的气味、呼吸等私密性感觉刺激
 
  正确答案:10.C,11.B,12.D,13.E解题思路:人际距离指人体与他人沟通与交往时双方的空间距离。由于人们的关系不同,人际距离因而不同。公众距离(3.6~7.6m)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事物中的人际距离,此时沟通往往是单向的。社交距离(1.2~3.6m)是彼此认识的人们的交往距离,许多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个人距离(0.5~1.2m)是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此时,人们说话温柔,接受大量肢体语言信息。亲密距离(0~0.5m)这是亲人、夫妻之间的距离,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感觉刺激。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