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主治医师考试病理学专业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考试试题十三

发布时间:2012-03-28 共1页

 第十三章 心和血管
一、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左心室向心性肥厚见于 
A.冠心病
B.高血压
C.二尖瓣狭窄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感染性心内膜炎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高血压时,由于血压持续升高,外周阻力增加,左心室因压力负荷增加而发生代偿性肥大。由于左室壁厚,代偿能力强,心脏重量可达400g以上,有的可以达800g以上。左室壁厚可达1.5~2.0cm,乳头肌和肉柱增粗、变圆,但心腔不扩张,称向心性肥厚。当晚期失代偿时,心腔扩张,称离心性肥厚。 
 
2.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 
A.肺动脉瓣
B.三尖瓣
C.主动脉瓣
D.二尖瓣
E.左心房后壁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风湿性心内膜炎常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最常被累及,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三尖瓣和肺动脉瓣一般不被累及。偶尔侵犯腱索和左心房壁内膜。故正确答案为D。 
 
3.风湿性关节炎属于 
A.肉芽肿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化脓性炎
D.出血性炎
E.浆液性炎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成人,特征为游走性、反复发作性、大关节性。病变主要为关节滑膜的浆液渗出性炎症。 
 
4.卵圆孔附近继发孔缺损见于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Fallot四联症
D.动脉导管未闭
E.大血管移位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继发孔缺损通常也称为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在胚胎期间沟通左、右心房的孔道,称卵圆孔。房间隔缺损是心房间隔在形成上发生障碍。一般缺损较大,多在卵圆孔附近称第二孔(继发孔)型缺损,或房间隔的前下方称第一孔(原发孔)型缺损。 
 
5.下列有关结节性多动脉炎病变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动脉内膜和中膜以至全层纤维素样坏死
B.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管壁全层
C.动脉壁的坏死被肉芽肿取代,肉芽肿长期存在
D.后期炎症消退,管腔恢复正常
E.管壁上常见类上皮细胞和朗格汉斯巨细胞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一类原因不明的,主要侵犯中、小肌动脉的一种坏死性血管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肾、心、肝、胃肠道。受累的肌动脉呈节段性结节,动脉壁全层炎细胞浸润,动脉中膜纤维素样坏死,继而肉芽组织形成,致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 
 
二、B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在考题前列出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6-8题共用备选答案) 
A.虎斑心
B.绒毛心
C.梨形心
D.球形心
E.靴形心 
 答案 A B C D E 6.二尖瓣狭窄时心脏形态 
  答案 A B C D E 7.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心脏形态 
  答案 A B C D E 8.风湿性心包炎 
 
 
 
正确答案:6.C,7.D,8.B 
 
(9-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常为柯萨奇病毒感染
B.流感病毒
C.心肌及其间质内多发小脓肿形成
D.心肌间质内小血管旁见Aschoff小体
E.心肌内灶性坏死,周围炎细胞浸润,并见大量的多核巨细胞 
 答案 A B C D E 9.病毒性心肌炎 
  答案 A B C D E 10.细菌性心肌炎 
  答案 A B C D E 11.孤立性心肌炎 
  答案 A B C D E 12.风湿性心肌炎 
 
 
 
正确答案:9.A,10.C,11.E,12.D 
 
三、A3/A4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道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3-15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8岁时曾患过扁桃体炎,20天后血沉加快、血中白细胞增高,前臂皮肤出现环形红斑;听诊心音未见明显改变,经过治疗后痊愈。该患者40岁前曾有过数次咽部感染疾病,在咽部感染治疗过程中,听诊主动脉瓣区可闻及吹风样杂音,时有心绞痛现象,45岁时,拔牙后发热持续2个月,听诊时心脏杂音有时因体位变化而变动,超声检查见心瓣膜有赘生物,间断超声图像显示赘生物大小有变化。 
13.患者8岁时咽部感染,最可能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EB病毒 
14.40岁时根据当时临床检查,应考虑 
A.感染性心内膜炎
B.二尖瓣瓣膜病
C.高血压性心脏病
D.主动脉瓣瓣膜病
E.冠心病 
15.该患者45岁时所患的疾病应考虑为 
A.感染性心内膜炎
B.二尖瓣瓣膜病
C.高血压性心脏病
D.主动脉瓣瓣膜病
E.冠心病 
 
 
 
正确答案:13.C;14.D;15.A 解题思路:1.患者8岁时病史表明发生咽颊部、扁桃体感染,当时出现血沉加快、白细胞增高,皮肤出现环形红斑,说明已发生急性风湿病。风湿病急性期心瓣膜的小赘生物不影响心瓣膜的开放和关闭,因此心脏听诊无杂音。风湿病病因与多种病原微生物有关,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因子,因此分析最大可能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2.患者在风湿病基础上,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吹风样杂音,并有心绞痛症状;此时表明患者主动脉瓣瓣膜出现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收缩时,排血受阻,致主动脉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出现心绞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压下降,心肌缺血而发生心绞痛。因此无论是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均可出现主动脉瓣区听诊时吹风样杂音,并可出现心绞痛现象。
 3.45岁时,拔牙后发热持续2个月,提示患者在慢性心瓣膜病基础上又有感染性疾病发生。感染性病变累及心瓣膜出现大、软和易碎(可变动方向及脱落)的赘生物(血栓),听诊时心脏杂音有时因体位变化而变动,超声检查见心瓣膜有赘生物。间断时间复查超声图像显示赘生物大小有变化。由于赘生物易脱落和血栓再形成,导致了超声图像显示赘生物大小有变化。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表明,该患者此时患有感染性心内膜炎。 
 
(16-18题共用题干) 
男性,55岁,10年前,自觉头痛,去医院检查。血压:收缩压150mmHg(20kPa),舒张压100mmHg(13.3kPa);血脂: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其他血液检查指标和心电图均正常。经降血压和降血脂药治疗,血压稳定期间,收缩压140mmHg(18.7kPa),舒张压90mmHg(12kPa):血脂改变不明显;其他血液检查指标和心电图未见病变。2个月前头晕、头痛加重去医院检查,血压:收缩压180mmHg(24kPa),舒张压120mmHg(16kPa);血脂仍然较高;其他血液检查指标和心电图未见异常。30天前与邻居吵架,相互间有推搡动作,患者突然晕倒、面色苍白、四肢抽搐,家属呼之不醒,急送医院抢救。查体时昏迷不醒,一侧瞳孔散大,后来另一侧瞳孔也散大,抢救2小时无效,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16.根据病情应首先考虑死者患有 
A.良性高血压
B.恶性高血压
C.症状性高血压
D.脑动脉粥样硬化
E.冠心病 
17.与患者死亡疾病相关的血管病变主要是 
A.大动脉粥样硬化
B.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脑动脉粥样硬化
D.小、细动脉硬化
E.小、细动脉纤维素样坏死 
18.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的原因是 
A.脑水肿
B.脑软化
C.脑梗死
D.脑出血
E.冠状动脉性猝死 
 
 
 
正确答案:16.A;17.D;18.D 解题思路:1.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主要表现的独立性全身疾病。以全身细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常引起心、肾、脑和眼底病变并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原发性高血压分缓进型(良性)和急进型(恶性)两型。缓进型多见于中、老年人,多数病程漫长,症状显隐不定,进展缓慢。本例中年发病,病程10年,血压时而缓解,缓慢升高,符合良性高血压。
 2.因为良性高血压的基本病变是全身小、细动脉硬化,其他病变均不符合。
 3.患者发病后昏迷不醒,一侧瞳孔散大,后来另一侧瞳孔也散大的临床症状是脑出血的表现,且上述疾病中,脑出血最容易导致患者急性死亡。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