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

发布时间:2016-08-23 共2页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我国刑法的任务是(     )
A.保卫我国的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B.保护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C.保护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
D.保护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E.维护我国的社会秩序
22.作为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所剥夺的权利包括(     )
A.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自由
C.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D.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E.担任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2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
A.可以从轻处罚
B.可以减轻处罚
C.可以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处罚
E.应当免除处罚
24.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有(     )
A.假想防卫
B.事前防卫
C.事后防卫
D.防卫挑拨
E.防卫过当
25.投放危险物质罪中的“危险物质”,包括(     )
A.毒害性物质
B.放射性物质
C.毒品
D.淫秽物品
E.传染病病原体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罪刑法定原则
27.准自首
28.危害行为中的作为
29.职务侵占罪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30.以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对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
31.对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一律不能实施紧急避险。(   )
32.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活动中。 (   )
33.张某在驾驶小货车的过程中,因超速、占道而撞倒行人李某并致其受伤昏迷,张某便将李某抱上小货车带离事故现场,拉至一个偏僻地带,并将李某隐藏在树林里,李某因流血过多而死亡。张某的行为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因逃逸致人死亡”’。(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简要回答减刑的条件。
35.简要回答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36.简要回答保险诈骗罪的客观行为的具体表现。
六、论述题(本大题14分)
37.试比较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袁某是公安机关的合同制民警,在进入公安机关后表现积极。某日,袁某所在公安机关抓获一个涉嫌盗窃的犯罪嫌疑人何某,袁某参与了审讯。何某在审讯过程中一直拒不承认自己实施了盗窃行为,袁某为了让何某承认,便逼何某“坐文明椅”,用手铐和脚镣等工具使何某处于半蹲半立的状态,但腰不能伸不能屈、手脚不能活动。3个小时后,何某因动脉血管受到长时间的严重挤压而出现休克,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对本案袁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温馨提示:由于很多试题(主要是主观题),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甚至是开放的,一道题的解题思路是多种多样的,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应该鼓励自考生用多样的思路解题。 正是因为如此,在评卷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考生的作答情况,对评分标准进行调整,也正因如此,教育部把国家教育考试靠后的评分标准仍然列为秘密材料。因此教育部不在网上公布答案,请考生谅解。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