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能力全程基础训练卷(5)

发布时间:2009-07-14 共3页

16.宋代私人书院与官办学校相比,其特色是

A.轻视封建伦理道德教育 B.评议朝政

C.鼓励讨论、辩难,学风活跃 D.淘汰不合格生员

17.下列对元朝历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成吉思汗建立 ②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 ③民族分化政策不具有进步性 ④是长期分裂后出现的大统一朝代 ⑤解决大都粮食是海运和漕运的主要目的 ⑥最大的外贸港口是广州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⑥ D.②③④⑤

18.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实际上是少数民族

A.内迁杂居过程 B.社会封建化过程

C.民族汉化过程 D.南下开发过程

19.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唐帝国建立时,已经融入的边疆民族是

A.匈奴、鲜卑 B.突厥、匈奴

C.契丹、鲜卑 D.鲜卑、突厥

20.契丹建国后,曾采取“一国两制”(即国制治契丹汉制待汉人),主要是因为

A.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 B.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 D.中原先进政治制度的吸引

 

21.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

22.下列反映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是

①浙江、淮河流域种植了占城稻 ②长江、淮河流域种植了棉花 ③四川纺织水平最高 ④泉州成为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3.五代十国时期,最能表现出江南丝织业兴旺的现象是

A.杭州、成都等地的丝织业非常发达

B.品种多样、工艺精美

C.手工业技术高超

D.吴征收丝织品为赋税

24.下面有关我国古代棉纺织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南宋时期棉纺织业成为农村主要副业

B.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

C.明朝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D.明朝淞江仍是棉纺织业中心

25.关于制瓷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景德镇在南宋时已成为著名的瓷都

B.景德镇制瓷业规模在明清时不断扩大

C.唐三彩由黄、绿、红三种颜色组成

D.越州在唐代是著名的白瓷产地

26.与隋唐时期相比,宋元文化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A.影响且促进了欧亚等世界文明的进步

B.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使中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

D.传统科技文化开始衰落

27.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画应是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荤图》

28.两宋时期火药的制造技术有了提高

①这和当时频繁的战争有关 ②开始制成了射击管状火器 ③促使我国封建制度衰落 ④南宋时传入欧洲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29.宋元杰出科学家沈括和郭守敬在科学上作出的共同科学成就是

A.他们编写的历法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B.他们都创造了一些天文仪器来观测天象

C.他们的科学著作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成就

D.都在数学上有很高的造诣

30.《清明上河图》反映出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有

①政府严格控制商业活动 ②商品种类繁多并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③个体商业比较发达 ④交子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