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部分学生“开学焦虑”需谨慎破解

发布时间:2014-04-06 共1页

  随着开学临近,部分学生还十分留恋假期的生活,想到假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学后紧张的学习鲜明的反差,生活节奏由松弛向紧张过渡,孩子会变得不适。另一方面由于春节假期距离开学时间太近,节日家里人来人往的热闹,孩子们的松懈情绪一时得不到调节,甚至出现了胃痛、头痛等由“开学焦虑”引发的躯体症状。教育专家指出,多数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开学的心理调节还未引起足够重视,这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开学恐惧症”,如果调节不好甚至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或厌恶的情绪。 
  焦虑的学生不在少数 
  今年上初二的于翔说自己在寒假快结束时,感到疲劳,情绪低落,总是对着日历发呆,眼看着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眉头也越皱越紧。一想到开学后紧张的学习生活,没有了假期的“逍遥自由”,就忍不住要叹口气。与于翔有类似感受的同学并不在少数,有些同学除了不愿意开学外,还出现了一些生理反应,比如头晕头疼、心慌心悸、失眠不安等躯体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都表明孩子正处于“开学焦虑”的情绪之中。 
  北京解颐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专家张琛告诉记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焦虑症状呢?归结起来一是学生们假期生活懒散无规律,不少同学认为放假就是要好好休息,因此整个假期都是“松心”,想玩就玩,想睡就睡,一切活动随心所欲,完全没有规律可言,完全放松学习压力,导致心理上的失衡,玩时透支了体力,导致体能上的不平衡。开学后,作息时间又要恢复到以前规律的状态,失去这种“自由”,心里自然不愿意。其次是担心新学期过于忙碌,课业繁重,自己承担不了。更有许多“小皇帝”担心人际关系不融洽,这些同学在家里备受宠爱,长辈什么都依着来。开学以后,自己要独立面对学校的人际关系。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让老师喜欢?这些都有可能使学生心生忧虑,很可能造成情绪上的焦虑,害怕开学。 
  为此,张琛给孩子们“出谋划策”:首先,在假期的最后几天,全面调整作息时间,坚持按时就寝早睡早起,使生物钟恢复正常。同时新学期开学前学生应确立新目标,目标要切实可行,这样的目标,才能对自己起到激励的作用,精神饱满地迈进新学期。他说:“此外自我调节也很重要,孩子们可以主动跟家长、老师讲讲心里话,对新学期做一个致规划,以便找到新的方向,还可以增加与同学们的联系,跟同学、朋友聊聊彼此的心事和感受,让友谊为新学期预热!” 
  家长要帮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于翔的父母为了解决他的“开学焦虑征”,将他带到北京解颐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张琛对于翔父母的告诫是:不要责备孩子,而是要引导他们走出困境。 
  张琛说,新学期开学,家长一定要为孩子投入新的学习做“心理按摩”,“他说,可让学生重新认识学习压力,给他们一些适度的压力,将压力变成学习的动力。“家长不要因此责备孩子,要理解孩子的现状,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同时也可进行适度教育,让孩子明白一切都要适可而止。” 
  为此,于翔的父母在开学前已经着手纠正孩子的生活习惯。为了帮助于翔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督促他按时起床、饮食,缩短娱乐时间,保证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此外,他们和于翔共同讨论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耐心倾听他对新学期的想法,适时指导,形成学习的家庭气氛。于翔的妈妈也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打点开学的“行头”,一起检查准备,共同创造开学氛围。“总而言之”,于翔的父母说,“通过专家的帮助,我们知道作为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否则这些情绪很容易使孩子的开学焦虑扩化,现在我们觉得孩子调整得还不错!” 
  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 
  对于各所学校来说,也已经对于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许多学校的老师都表示会在开学后举行班会让学生交流假期心得,以便让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到学习中。 
  北京市22中学语文老师周敏说:学生开学后容易出现“开学焦虑征”。这种现象多集中于年龄13岁至14岁的性格内向的学生,而且女生以4∶1的比例多于男生。“开学焦虑征”是一个很常见的心理现象,假期过后学生的心理反差,但他们年龄毕竟小,他们自身难以控制和调节这些问题,所以老师的关注和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她说:“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一定会进行与孩子的沟通教育,让孩子们多进行假期心得交流,正确引导孩子循序渐进地适应开学后的生活;而对于孩子来说,也要自己调整好心态,遇事要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处理好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并勇敢展现自己的优点,这样就可以克服焦虑的情绪。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我们来说,开学第一、二周很重要,我们希望能够和学生们一起,为新学期开一个好头,迈出漂亮的第一步!”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