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知识点解析(十六)

发布时间:2011-10-18 共7页


    二、艾滋病环球网校搜集整理100ksw.edu24ol.com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新的性传播疾病。据官方公布资料,迄今世界患艾滋病人数逐年成倍增长,到1997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279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已有850万人成为艾滋病患者,211个国家报告有病例。
    (一)病因
    艾滋病由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tmodeficiensy virus,HIV)引起。本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失去对外界感染的抵抗能力,容易发生条件性感染和少见的恶性肿瘤,最终死亡。HIV属于逆转录DNA病毒,是一种不耐高温的脆弱病毒,离开人体不易生存。在56°C30分钟加热后,失去活力。一般消毒剂如75%酒精、2.5%碘酊等均能使其消灭。耐寒,在-75°C冰冻状态下,仍可生存3个月。紫外线的杀灭作用不强。HⅣ侵入人体后,病初引起淋巴细胞增殖,B淋巴细胞激活,产生HⅣ抗体,但这种抗体不能中和病毒,没有保护作用。T4细胞表面有吸引HIV的受体,一般在T4细胞感染后1~2周,即有大量新的病毒产生,并使T4细胞受到破坏,新的病毒又感染其他T4细胞,不断破坏T4细胞,从而导致T细胞的缺损。HⅣ还可感染其他T淋巴细胞,对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虽也感染但破坏不严重。T4细胞在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中心调节作用,它能促进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有调节T4细胞,NK细胞等作用,因此当T4细胞受到HⅣ的逐步破坏,整个依赖T4细胞调节的各种免疫反应均处于失控状态,破坏了细胞免疫的作用。传染途径:患者的血液、精液、唾液、阴道分泌物、眼泪、乳汁和尿液均可分离出HⅣ,都有感染性,从流行病学看主要是三种传播途径:①性接触感染:同性恋和男女之间的性接触均可相互感染;②血源传染:输血或其他血液制品以及静脉注射或静脉药瘾者使用不清洁的注射器;③胎儿和围生期感染:患有艾滋病的妇女在产前、产程中或产后均可感染新生儿。除上述外,尚未证明病毒可借空气、昆虫、水、食物而传染,唾液传播的可能性甚小。
    (二)临床表现环球网校搜集整理100ksw.edu24ol.com
    各年龄段均可患病,但以20~49岁者多见,感染后的潜伏期估计为1~5年,成人平均29个月,儿童12个月,由于细胞免疫缺陷的程度不同,构成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三个临床期。
    1.HⅣ携带者
    可完全没有症状,仅是带病毒者,化验检查T4细胞数正常,在感染后6周血清HIV抗体检测为阳性。
  2.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C)
  约占艾滋病患者25%,患者有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所显示的临床症状为持续性淋巴结病,有长期的低中度发热,体重减轻、疲乏或细胞性条件感染,如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化验检查HIV抗体阳性,T4细胞下降,T4/T8比例倒置。
    3.艾滋病
    1%~5%的人对HⅣ的反应最严重,发展为艾滋病。
    (1)条件性感染 感染的病原体中大多数对免疫功能正常人的致病力低,而对艾滋病患者则构成致命性感染,表现可分四型:
    ①肺型:最多见,由卡氏肺囊虫引起肺炎最多,患者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功能下降;
    ②中枢神经系统型:HIV侵犯脑组织,另外感染弓形虫也可引起,患者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痴呆以及占位性病变体征;
    ③胃肠型:常见为隐孢子虫引起的慢性腹泻、腹痛、脓血便等肠炎病变;
    ④原因不明发热型:长期发热,厌食乏力,逐渐消瘦。
    (2)少见性肿瘤  以卡波济肉瘤最多,损害为多中心性,以面部和颈部较多,为深红色或紫红色的结节或斑块,指压不褪色,其周围可有黄褐色淤斑,发展迅速,向口腔、肺、消化道等处播散,导致出血、死亡。此外尚有Burkitt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3)具有特征性口腔表现
    ①口腔念珠菌病:不明原因,顽固性的口腔念珠菌病,可累及整个口腔甚至整个胃肠道;   
②毛状白斑:主要在舌缘舌腹,多为双侧性,表现为舌粘膜上皮增厚而凸起的一片白色斑块,表面上有毛状突起,擦不掉,一般无自觉症状。镜下见为蛋白突起,细如毛发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完全角化与棘层肥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