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税收相关法律-民法基本理论概述

发布时间:2014-04-17 共2页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少选,但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按照民法理论,构成滥用权利的条件包括()。
  A.当事人有行使权利的作为和不作为
  B.当事人必须是故意
  C.当事人有滥用权利的违法性
  D.当事人有权利存在
  E.当事人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正确答案:ACD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滥用权利的条件。构成权利滥用的条件包括:(1)当事人有权利存在;(2)当事人有行使权利的作为与不作为;(3)当事人有滥用权利的违法性。
 
  2.下列各项关于我国民法基本原则内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民事主体的资格平等
  B.民法在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方面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C.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对于当事人没有明确约定的,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D.民事主体在不履行义务造成他人损失时,自觉承担责任
  E.行使民事权利应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正确答案:ABDE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本题中,A、B两项是正确的。民法的平等原则主要是指民法的主体资格(民事权利能力)平等;自愿原则的内容之一就是民法在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方面,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实施民事行为中,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公平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对于当事人没有明确约定的,应当遵循这一原则处理案件。所以,C项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不履行义务造成他人损失时,应当自觉承担责任。行使民事权利应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是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要求,所以,D、E两项是正确的。
 
  3.民事权利根据作用方式可以分为()。
  A.支配权
  B.请求权
  C.形成权
  D.抗辩权
  E.绝对权
 
  正确答案:ABCD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民事权利根据作用方式为标准所作的分类。民事权利根据作用方式可以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和抗辩权。
 
  4.下列各项中,属于表意行为的是()。
  A.民事法律行为
  B.准法律行为
  C.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
  D.事实行为
  E.无效民事行为
 
  正确答案:ABCE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表意行为。表意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本题中,D项事实行为属于非表意行为。
 
  5.根据民法理论,()属于民事权利范畴。
  A.处罚知情权
  B.申请回避权
  C.监护权
  D.身体权
  E.话语权
 
  正确答案:C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事权利。本题中,身体权和监护权属于民事权利。选项A、B、C属于程序性的权利,不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处罚的知情权属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的行政程序性权利;申请回避权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享有的程序性权利,不仅在行政程序中享有、在诉讼中也享有,在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中都享有申请回避权;选项E是行政参与权的体现。
 
  6.能导致法人终止的原因包括()。
  A.依法被撤销
  B.法人合并时的兼并方
  C.依法宣告破产
  D.解散
  E.被行政机关责令停产停业
 
  正确答案:ACD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法人终止的原因。法人的终止,即法人的消灭。我国企业法人终止的原因有:依法被撤销;解散;依法宣告破产;其他原因。
 
  7.根据民法权利能力理论,()。
  A.自然人的权利能力都是平等的
  B.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是以自己的行为取得的
  C.自然人的权利能力是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D.由于胎儿是活体,所以胎儿也有权利能力
  E.自然人的被宣告死亡与自然人的自然死亡有相同的效力
 
  正确答案:ACE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含义。在我国,自然人具有平等的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胎儿既未出生,当然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这一原则过于僵硬,难以对胎儿的利益进行保护。我国法律在不承认胎儿权利能力的前提下,考虑到胎儿的利益给予特殊保护。例如《继承法》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这一规定既坚持了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的原则,又对胎儿的利益给予了应有的保护。自然人死亡分为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生理死亡又称自然死亡。自然人的被宣告死亡与自然人的自然死亡有相同的效力。本题中,B、D两项都不正确,因此均不应选。故选A、C、E三项。
 
  8.下列民事法律事实中,属于非表意行为的有()。
  A.不当得利
  B.无因管理
  C.侵权行为
  D.合同
  E.债务承担
 
  正确答案:ABC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民事法律事实中的非表意行为。根据行为人是否进行意思表示,可以将行为分为表意行为和非表意行为。非表意行为是指当事人无须意思表示而实施的行为。主要包括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并无产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而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后果的行为)、违法行为(是指侵权行为、违约行为)等。选项A、B属于事实行为,C项属于违法行为,所以本题A、B、C三项正确。而D项合同与E项债务承担均需要意思表示进行的行为,属于表意行为,因此排除选项D、E。
 
  9.A与B签订了一份租房协议。协议约定,如果A父死亡,则A将房租与B居住。这一民事行为()。
  A.既未成立,也未生效
  B.已成立,但未生效
  C.是附条件的民事行为
  D.是附开始期限的民事行为
  E.是附终止期限的民事行为
 
  正确答案:BD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及效力。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条件是不确定的事实,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期限是必然性的事实,因为期限是肯定要到来的。本题中,A父死亡是附期限还是附条件呢?从表意上看,A父死亡是一个条件。但是分析一下,人是一定会死亡的,这是必然发生的。A父死亡是必然到来的,所以不是附条件而是附期限,A父死亡作为所附期限,该期限属于附开始期限,附开始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已经成立,但未生效,其生效条件就是期限的到来。因此,B、D两项正确。【提示】如果A与B约定A父两年内死亡,则A将房租与B居住。这就是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因为A父两年内是否死亡不确定。
 
  10.某服装经销商在网上商店销售服装,明知其服装是假冒名牌,但在销售时故意不加说明,还加入了商品质量保障计划,消费者甲购买了质量有瑕疵的服装。该买卖服装的行为属于()。
  A.无效的民事行为
  B.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C.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D.欺诈的民事行为
  E.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正确答案:BD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可撤销、可变更行为的判断。该行为属于欺诈行为。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他人在违背真实意志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