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应有全局观和时代观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2页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三年多,土地的开发整理尚处于边探索边实践的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如何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正确认识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性以及目前还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更新观念,树立起系统的全局观、与时俱进的时代观是我们每个国土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我国近6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国,农业是中华民族的立命之本,因此保有一定数量和相当质量的耕地对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很重要。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占用一定的耕地搞建设。面对这一矛盾,如何才能保住耕地数量的安全线?如何才能在耕地数量稳定的情况下保证耕地对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经过实践已经证明,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事实上,土地的开发整理,自古已有,如古代大禹治水的英雄创举至今还为人们所传诵。再如近现代的开垦北大荒、建设兵团开发新疆等更是耕地开发的楷模。我们人类正是通过长期的劳动实践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的:“土为食之源,地为财之母。”当然当时的人们为了生存,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开荒造田,刀耕火种,辛劳地耕耘,有些是有意识的,有些是无意识的,这只能说是最初始的耕地开发。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耕地开垦的数量不断增多,其质量也不断提高,因此可以说我们现在在劳作的耕地绝大多数是前人血汗的结晶。换句话说,我们目前利用的可耕地基本上是人们一代一代土地开发整理所积累的。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再反思前人土地开发整理的历史,传统的自发的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还是存在不少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规模小而简单,基本是一村一队式的;二是没有科学的总体规划和长远的利益考虑,仅仅为了少数人的生存和发展及眼前利益而考虑;三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没有考虑到其不合理的土地开发整理行为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四是土地开发整理的手段非常落后,效率十分低下;五是政府参与、投入少。与过去相比,我们现在的土地开发整理无论在生产规模上、管理思想上、环境保护意识上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上都比前人前进了一大步。 
    据统计,1999年国土资源部设立的20个国家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区项目至今已全部完成,共开发整理土地49万亩,其中新增耕地20.2万亩,示范区内增加机耕面积30.77万亩, 毋庸置疑,示范区内,通过整理,耕地的数量增加了,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生态情况也显著改善。所以说与过去的土地开发整理相比,现在的土地整理起点和水平都比较高,但是综观 各地土地开发整理的情况,我们还是存在许多可改进之处: 
    一是目的性不明确。在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满足12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因此我国的土地开发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不是仅仅为了经济的发展争取用地指标。这一点中央政策是很明确的,但是在许多经济发达地区,有一部分人却狭隘地理解为只是为了争取占补平衡,为了地方经济建设多争取用地指标。更有极少数的人只把它当作一项工作任务来完成,根本不理解土地开发整理的真正目的。 
    二是对土地开发整理的系统性认识不够。首先,从土地开发整理的对象——土地分析。土地资源本身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包括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基础地质及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等多种要素,能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物质产品和生态效益,和人类有着十分密切的依存关系。因而土地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如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且生态系统不断改善;反之,会破坏土地资源,不但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长江流域洪水的泛滥,北方地区沙尘暴的风行,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注意到大自然的生态效应,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其次,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本身分析。土地开发整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和国土管理工作系统中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权属管理、矿产资源管理、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和农村宅基地管理等一样,只是一项工作内容。但与它们相比,又更具复杂性和系统性。因为它又与国土管理系统以外的一些职能部门如环境保护、工农业发展、水土利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时候,绝不能没有一种全局观念,不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协调其它部门的利益,只为工作而工作,仅为整理而整理。 
    三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新时代的土地开发整理必须要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不能只考虑眼前的需要或近期利益。而目前还有少数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乱“圈地”,开发区开而不发,土地占而不用。 
    四是缺乏市场经济观念。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还有些地方不讲求投入产出,只图完成上级布置的指令性任务。 
    五是土地开发整理的手段还显落后。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计算机等设施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作领域,但在我们国土系统的许多地方,文件的制作、传送、办理都还停留于手工操作,以致于土地开发整理在项目的申报、审核和批复等工作环节上无法提高效率。 
    六是土地开发整理的质量验收和善后管理上还欠严格。土地开发整理的效果如何要通过质量验收来把关,新增耕地的肥力及生产力要通过不断的妥善利用才能逐渐增强,但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法定标准和监督管理办法。
 上述问题的出现和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原因,更有主观的原因,我个人认为,观念的陈旧与落后是很大的一个原因。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有一个系统的全局观、与时俱进的时代观,努力改进传统的落后的土地整理开发模式,取长补短,以全新的观念整理旧耕地、开发新耕地,深挖内涵、尽展潜力。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