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法律硕士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12-02-01 共6页

)真理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2)真理是历史的。3)真理是全面的。

2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它对现代生产力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2)它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3)它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2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同步性。2)社会意识发展的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4)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会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2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25.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科学技术;人民群众;社会交往;社会改革;社会革命。

2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7.劳动生产率取决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劳动的熟练程度、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和协作的合理程度,生产管理的效能,以及自然资源的丰度。

28.简单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9.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0.价值规律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31.价值规律主要作用:1)价值规律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2)价值规律促进企业和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3)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者具有优胜劣汰的鞭策作用。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是按照各处的私人利益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市场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每个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经济利益的多少,这就调节着商品生产者将生产资料的劳动力从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利润少的部门转移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利润大的部门,从而按照社会需要的比例将社会资源分配到社会各个部门。

32.劳动力的价值包括:1)劳动者本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劳动力的再生产。2)劳动者繁衍后代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4)劳动力的价值和自然历史条件的制约。

33.工人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者价格的转化形式。

34.影响利润变动的因素主要有:1)剩余价值率。2)资本的有机构成。3)资本周转速度。4)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

35.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1)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要素是指资本、劳动力、技术、企业家的才能、土地、信息等。它按照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起作用大小参与分配,并得到报酬。它的依据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生产要素本身不创造价值,但价值创造离不开生产要素。2)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剩余价值在产业、商业资本家和地主之间进行分配,这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质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3)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工资是工人劳动的收入,利润和利息是资本产生的,地租是土地生产要素创造的。4)我国收入分配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有利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