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师《物业管理综合能力》考试复习纲要2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2页

二、管理的基本职能

1. 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是对管理进行预先筹  划和安排的一项活动。

计划职能的特点:预先性;预测性;评价性;选择性;调整性。

计划工作主要包括的内容:研究活动条件、制定业务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① 研究活动条件:

A . 内部能力研究;主要是分析组织内部在客观上对各种资源的拥有状况和利用能力。

B . 外部环境研究;是要分析组织活动的环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以了解环境的变化规律,从而预测环境在明天可能呈现的状态。

② 制定业务决策:所谓业务决策,是在活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这种研究所揭示的环境变化中可能提供的机会或造成的威胁以及组织在资源拥有和利用上的优势和劣势,确定组织在未来某个时期内的活动方向和目标。

③编制行动计划。

2. 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是管理者按照组织的特点和原则,通过组织设计,构建有效的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各种管理资源并使之有效运行,以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

组织职能具有合理性、有序性和规范性。

管理的组织职能要完成的工作:

① 设计组织:包括设计组织的机构和结构;

② 人员配备:将适当人员安置在组织结构的适当岗位上;

③ 开动组织:向配备人员发布指令,提供必要条件;

④ 监视组织运行。

3. 领导职能

领导职能就是管理者按照管理目标和任务,运用管理权力,主导和影响被管理者,使之为了管理目标的实现积极行动并贡献力量的活动。

基本内容包括激励、沟通、协调、奖励、处罚、示范等。

领导职能特点:

⑴合法权力性;⑵主导性;⑶决断性;⑷公正性;⑸协调性;⑹规范性。

4. 控制职能

控制职能是按照组织目标和计划的要求,对组织和社会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活动。

前馈控制:是一种面向未来积极预防的控制。优点:⑴防患于未然;⑵不易造成冲突;⑶适用范围广泛。缺点:主要是资源、精力投入较大,正确运用相当复杂,一旦失效,就会造成控制系统的性能变化。

现场控制:是一种发生在执行过程中的控制。优点:⑴由于指导及时,因而可减少损失,具有指导职能与及时效果;⑵可提高工作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缺点:⑴受管理者时间、经理、业务水平的制约;⑵现场控制的应用范围较小;⑶易形成心理上的对立。

反馈控制:是一种针对结果的控制。优点:便于总结规律,为下一步工作的实施创造条件;不断地进行信息反馈,有利于实现良性循环,提高效率。缺点:实施措施前,偏差已产生,时间已滞后。

5. 管理职能间的关系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基础和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计划及其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只有统一协调这四方面,使之形成连续一致的管理活动整体过程,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完成。

6. 关于管理职能的补充说明

⑴不同业务领域在管理职能内容上有所差别;

⑵不同组织层次在管理职能重点上存在差别;

⑶对管理职能的认识不断深化;

⑷有人认为,决策、创新、激励、协调也是管理的单独职能。

三、市场营销管理

市场营销控制是对市场营销因素与活动进行组合的控制。4P指:产品、价格、地点、促销。

四、企业经营战略

1. 企业管理

⑴ 企业管理目标相对单一

⑵ 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

⑶ 企业管理具有典型的经济理性

⑷ 企业管理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及由此委托的经营管理权

2. 目标管理

所谓目标管理,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定、控制和评价管理目标,对全部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特点:⑴目标的整体性⑵目标的激励性⑶重视最终成果⑷ 应变性

基本内容:

⑴定总目标和方针。

⑵据总目标和方针,自上而下地依次制定单位内部各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

⑶委任权限,制定措施,执行目标,并检查目标执行情况,保证目标最终实现。

⑷ 评定成果,表彰奖励。

3. 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现代企业的一种灵活管理模式,它要求企业组织结构是扁平的和灵活的,企业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是市场导向的快速变化的,信息沟通是畅通的和便捷的,人的积极性得到最大发挥,企业能够根据市场变化,迅速反应和调整管理。

柔性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新模式,也是人本管理的一种新实践。

柔性管理的内容:

①强调感情管理、塑造企业文化、推行民主管理、重视人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

②强调组织的柔性化

③强调战略决策的柔性化

④强调营销的柔性化

⑤强调生产的柔性化

⑥强调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管理

⑦强调视觉标识管理

4. 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指个人或组织为防范危机、预测危机、规避危机、化解危机、渡过危机、摆脱危机、减轻危机损害,或有意识利用危机等等,所采取的管理行为的总称。

危机管理的原则:

①预防第一原则

②公众利益至上原则

③全局利益优先原则

④主动面对原则

⑤快速反应原则

⑥统一对外原则

⑦真诚坦率原则

五、创新管理

创新又称革新或改革。概念包括:1.采用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管理创新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注重性原则4.反向思维原则5.综合交叉原则

创新和维持及其对有效管理的影响:创新,就是使组织的作业工作和管理工作都不断地有所革新、有所变化。维持,就是使组织按照既定方向及轨迹持续运行。

有效的管理工作,就是要在适度的维持与适度的创新之间取得平衡。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