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级会计资格考试中级会计实务-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综合题)

发布时间:2014-04-03 共2页

  一、综合题(凡要求计算的项目,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有计量单位的,应予以标明,标明的计量单位与题中所给的计量单位相同;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除特殊要求外,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凡要求解释、分析、说明理由的内容,必须有相应的文字阐述)
 
  1.甲公司为上市公司,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其2009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内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1)2009年1月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合同,自丙公司购买ERP销售系统软件供其销售部门使用,合同价格4000万元。因甲公司现金流量不足,按合同约定价款自合同签定之日起满1年后分4期支付,每年1月1日支付1000万元。假定甲公司折现率约为10%,(P/A,10%,4)=3.1699。
  该软件取得后即达到预定用途。甲公司预计其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
  甲公司2009年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无形资产1000
  贷:长期应付款4000
  借:销售费用800
  贷:累计摊销800
  (2)2009年6月29日,甲公司与庚公司签订债务重组协议,约定将甲公司应收庚公司账款3000万元转为对庚公司的出资。经股东大会批准,庚公司于6月30日完成股权登记手续。债务转为资本后,甲公司持有庚公司20%的股权,对庚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具有重大影响。
  该应收款项系甲公司向庚公司销售产品形成,至2009年6月30日甲公司已提坏账准备800万元。
  6月30日,庚公司2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800万元,庚公司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含甲公司债权转增资本增加的价值),除M产品(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外,其他各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均与账面价值相同。
  2009年7月至12月,庚公司实现净利润为700万元,除所实现的净利润外,未发生其他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甲公司取得投资时庚公司持有的M产品至2009年末已出售40%。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2200
  坏账准备800
  贷:应收账款3000
  (3)经董事会批准,甲公司2009年7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将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转让给乙公司。合同约定,固定资产转让价格为5500万元,乙公司应于2010年1月15日前支付上述款项;甲公司应协助乙公司于2010年2月1日前完成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手续,不考虑手续费等因素。
  甲公司该项固定资产系2004年6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成本为8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按月计提折旧,至2009年7月1日签订销售合同时未计提减值准备。
  2009年度,甲公司对该项固定资产共计提了400万元折旧,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400
  贷:累计折旧400
  (4)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有以下尚未履行的合同:
  2009年2月,甲公司与辛公司签订一份不可撤销合同,约定在2010年3月以每箱1.2万元的价格向辛公司销售1000箱L产品;辛公司应预付定金150万元,若甲公司违约,双倍返还定金。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的库存中没有L产品及生产该产品所需原材料。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甲公司预计每箱L产品的生产成本为1.38万元。
  因上述合同至2009年12月31日尚未完全履行,甲公司2009年将收到的辛公司定金确认为预收账款,未进行其他会计处理,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150
  贷:预收账款150
  (5)甲公司的X设备于2006年12月30日购入,取得成本为6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X设备计提了减值准备690万元。
  2009年12月31日,X设备的市场价格为2200万元,预计设备使用及处置过程中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980万元。
  甲公司在对该设备计提折旧的基础上,于2009年12月31日转回了原计提的部分减值准备260万元,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60
  贷:资产减值损失260
  (6)甲公司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①不考虑相关税费的影响。
  ②各交易均为公允交易,且均具有重要性。
  要求:
  (1)根据资料(1)至(5),逐项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并编制更正有关会计差错的会计分录(有关会计差错更正按当期差错处理,不要求编制调整盈余公积的会计分录)。
  (2)根据要求(1)对相关会计差错作出的更正,计算其对甲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影响金额,并填列下表。(答案以"万元"为单位)
  
  正确答案:
  资料(1),不正确;分期付款购买无形资产,应该按购买价款的现值作为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入账价值应为3169.9(1000×3.1699)万元,应确认的未确认融资费用为830.1万元,年摊销额=3169.9/5=633.98(万元)。
  更正分录为:
  借:未确认融资费用830.1
  贷:无形资产830.1
  借:累计摊销166.02
  贷:销售费用166.02
  借:财务费用316.9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316.99(3169.9×10%)
  资料(2),不正确;债务重组中,债权人收到的抵债资产应以其公允价值为基础来计量,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抵债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营业外支出。因此甲公司取得的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1800万元。
  权益法下,经调整后,庚公司下半年实现净利润=700-(1000-500)×40%=500(万元)。
  更正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400
  借:长期股权投资100(500×20%)
  贷:投资收益100
  资料(3),不正确;该项固定资产在2009年7月1日已满足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定义,因此应于当日停止计提折旧,同时调整预计净残值至5500万元,所以2009年的折旧费用=8000/20×(6/12)=200(万元);2009年7月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8000-8000/20×5=6000(万元),大于调整后的预计净残值5500万元,应计提减值准备500万元。
  更正分录为:
  借:累计折旧200
  贷:管理费用200
  借:资产减值损失5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0
  资料(4),不正确;该合同属于亏损合同。执行合同亏损180万元,不执行合同支付违约金150万元,故应选择支付违约金确认预计负债150万元。更正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150
  贷:预计负债150
  资料(5),不正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能转回。
  更正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26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60
  分析:2008年12月31日X设备的账面价值=6000-6000÷5×2-690=2910(万元)
  2009年12月31日X设备的账面价值=2910-2910÷3=1940(万元)
  2009年12月31日X设备可收回金额2200万元大于账面价值1940万元,无需计提减值准备。
  (2)调表:
  
  2.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13年5月20日,甲公司发现在2012年12月31日计算A库存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时发生差错,A库存产品的成本为1000万元,预计可变现净值应为700万元。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误将A库存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为900万元。
  要求:编制甲公司对上述会计差错应进行的相关会计处理。
 
  正确答案:
  2012年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
  会计更正处理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
  贷:存货跌价准备2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0(200×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0
  借:盈余公积15(150×1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5
  应注意的是,在考试时,若题目已经明确假定了会计调整业务是否调整所得税,虽然有时假定的条件和税法的规定不一致,但是也必须按题目要求去做;若题目未作任何假定,则按上述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3.甲公司系国有独资公司,经批准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对所得税一直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1)甲公司在2009年1月1日内部审计人员对2009年以前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时,发现以下问题:
  ①甲公司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已于2008年9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未按规定在9月30日办理竣工决算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2008年9月30日,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2075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的专门借款在2008年10月至12月期间发生的利息75万元。该办公楼竣工决算的建造成本为20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09年1月1日,甲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假定此项涉及损益的事项均可调整应交所得税。
  ②经董事会批准,甲公司2008年9月30日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将位于城区的办公用房转让给乙公司。合同约定,办公用房转让价格为3100万元,乙公司应于2009年1月15日前支付上述款项,甲公司应协助乙公司于2009年2月1日前完成办公用房所有权的转移手续。甲公司办公用房系2003年3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人使用,成本为49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08年9月30日签订销售合同时未计提减值准备。2008年度,甲公司对该办公用房共计提了240万元折旧,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240
  贷:累计折旧240
  假定甲公司上述计提的折旧额符合税法的规定。
  ③甲公司以800万元的价格于2007年7月31日购入的一套计算机软件,在购入当日将其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按照甲公司的会计政策,该计算机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确认入账,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摊销。假定此项涉及损益的事项均可调整应交所得税。
  ④甲公司从2008年3月2日开始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700万元、人工工资200万元,以及用银行存款支付的其他费用100万元,总计1000万元。2008年10月31日,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用途,甲公司将发生的1000万元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经查,上述研发支出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600万元,假定形成无形资产的专利技术采用直线法按10年摊销,无残值。假定甲公司2008年将全部研发支出的1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⑤甲公司于2008年3月30日将当月建造完工的一栋写字楼直接对外出租,该写字楼原价为18000万元,出租时甲公司认定的公允价值为200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认定的公允价值为21000万元,甲公司对出租的写字楼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08年12月31日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885万元(其中对应资本公积500万元,对应所得税费用385万元)。经查,该写字楼不符合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条件,应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若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写字楼应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无残值。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⑥2008年3月10日,甲公司取得某上市公司100万股股票,占该上市公司股份的1%,实际支付款项2000万元(含相关税费),2008年12月31日,该股票每股市价为22元。甲公司购入后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2008年该上市公司未宣告分派现金股利。内部审计人员认为该项投资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2)甲公司2009年发生如下会计估计变更事项:
  ①2009年7月1日,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B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B设备系2007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门使用,入账价值为10500万元;购入当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
  ②甲公司2007年1月1日取得的一项无形资产,其原价为600万元,因取得时使用寿命不确定,甲公司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至2008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2009年1月31日,因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可以确定,甲公司将其作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摊销。
  ③甲公司2006年12月20日购入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始价值为100万元,原估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4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与税法相同)。由于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的改变和技术因素的原因,已不能继续按原定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计提折旧。甲公司于2009年1月1日将设备的折旧方法改为年限平均法,将设备的折旧年限由原来的10年改为8年,预计净残值仍为4万元。甲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④2009年1月1日用于生产产品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由直线法改为产量法。甲公司生产用无形资产2009年年初账面余额为7000万元,原每年摊销700万元(与税法规定相同),累计摊销额为2100万元,未发生减值;按产量法摊销,每年摊销800万元。变更日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假定:
  (1)资料(1)中所述差错均具有重要性。
  (2)涉及纳税调整事项可调整应交所得税。
  要求:
  (1)对资料(1)中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
  (2)根据资料(2)中①的会计变更,计算B设备2009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3)根据资料(2)中②的会计变更,计算2009年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4)根据资料(2)中③的会计变更,计算2009年设备的折旧额及该会计估计变更对2009年净利润的影响。
  (5)根据资料(2)中④的会计变更,计算2009年该会计估计变更对2009年净利润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对资料(1)中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处理。
  ①对固定资产的调整
  借:固定资产2000
  贷:在建工程2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5(2000÷20×3/12)
  贷:累计折旧2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5
  贷:在建工程75
  应交所得税调减=(25+75)×25%=25(万元)
  ②2008年9月30日累计计提折旧=[(4900-100)/20]/12×66=1320(万元),
  账面价值=4900-1320=3580(万元),1-9月份计提折旧=[(4900=100)/20]/12×9=180(万元),应计提减值准备=3580-3100=480(万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8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80
  借:累计折旧60(240-18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0
  此项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80-60)×25%=105(万元)。
  ③对无形资产差错的调整2009年期初无形资产已摊销金额=800÷5×1.5=240(万元)
  借:无形资产8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8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40
  贷:累计摊销240
  应交所得税调增=(800-240)×25%=140(万元)。
  ④对无形资产差错的调整
  借:无形资产6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6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600÷10×3/12)
  贷:累计摊销15
  应交所得税调增=(600-15)×150%×25%=219.38(万元)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600-15=585(万元),
  计税基础=585×150%=877.5(万元),
  但不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条件,不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⑤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调整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40(18000÷25×9/12)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540
  此项应冲减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885万元、资本公积500万元和所得税费用385万元。
  ⑥将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2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200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0
  此项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元,其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万元。
  ⑦合并调整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交所得税调增=-25+140+219.38=334.38(万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34.38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34.38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05
  递延所得税负债835(885-50)
  贷:资本公积450(500-5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90
  ⑧对差错导致的利润分配影响的调整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59.38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59.38
  借:盈余公积75.94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5.94
  (2)B设备2009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至2009年6月30日已累计计提折旧额=(10500-500)÷10×1.5=1500(万元)
  2009年变更后的计提折旧额=(10500-1500)÷(6-1.5)×0.5=1000(万元)
  2009年应计提折旧额=(10500-500)÷10÷2+1000=1500(万元)
  (3)2009年无形资产的摊销额:2009年无形资产摊销额=(600-100)÷5=100(万元)
  (4)2009年设备的折旧额及该会计估计变更对2009年净利润的影响如下:设备2007年计提的折旧额=100×20%=20(万元)
  设备2008年计提的折旧额=(100-20)×20%=16(万元)
  2009年1月1日设备的账面净值=100-20-16=64(万元)
  设备2009年计提的折旧额=(64-4)÷(8-2)=10(万元)
  按原会计估计,设备2009年计提的折旧额=(100-20-16)×20%=12.8(万元)
  上述会计估计变更使2009年净利润增加=(12.8-10)×(1-25%)=2.1(万元)
  (5)2009年该会计估计变更对2009年净利润的影响: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改变使2009年净利润减少=(800-700)×(1-25%)=75(万元)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