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景点导游词:三坊七巷闽都文化游导游词

发布时间:2010-01-20 共7页

【刻印印书雕塑】

我们现在看到的雕塑是古时后街上的传统工艺行业——刻印印书。历史上的三坊七巷居民多是缙绅官眷,巨商富户,因而后街集中了大量书坊,裱褙店等,传统的文化氛围极为浓厚,书坊出书量极大,刊刻了许多著名的地方文献,其中最出名的是“闽都别记”。林纾、王寿昌首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就是在这里刊印成书的,书坊曾是南后街的品牌,大部分是文人开的,这些店主并不是以赚钱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卖书、换书达到文化的交流。聚集在南后街的书坊有名可查的有24家之多, 有的书坊还兼营刻书出版业务,前店后坊,边印边售。

【同利肉燕】

福州市井有一句俗语:鱼丸扁肉燕,人人吃不厌。相传,早在明朝,福建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家居山区,吃多了山珍便觉流于平淡。于是,他家厨师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蕃薯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扁食,煮熟配汤吃。御史大人吃在嘴里只觉滑嫩清脆,忙问是什么点心。那厨师因其形如飞燕而信口说“扁肉燕”。后扁肉燕与鸭蛋共煮,而又有“太平燕”之说,“太平燕”成为福州的一道著名地方风味小吃。肉燕亦由此成为馈赠佳品,为福州人包括海外乡亲所衷情。虽然福州当地的肉燕铺有数十家,但唯有“同利”是历经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肉燕铺。“同利”作为百年中华老字号恪守“同心同德”、“利国利民”的祖训,选料上乘,做工精细,燕皮韧而有劲,不糊不烂,清爽可口成为福州有口皆碑的家常名小吃之一。

衣锦坊

穿过南后街,我们来到三坊中的第一坊——衣锦坊。衣锦坊最早的名字叫“通潮巷”,是三坊七巷中最靠近福州西湖的。据说,当年西湖的湖水与巷子里的沟渠相通,充满乡野情趣。到了宋代,水乡的景致逐渐消失,巷子里又有人出仕当了大官,先是宋代陆蕴、陆藻两兄弟衣锦还乡,后来明朝王益祥当了更大的江东提刑,为了荣耀乡里,从此改名衣锦坊。这条坊内也确实出了很多名人,如福州早期革命烈士翁良毓、著名书法家郑孝胥居住于此。接下来请大家参观位于衣锦坊内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其中的水榭戏台最具特色。

【水榭戏台】

大家现在来到这座建筑就是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水榭戏台”。 这座宅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历风风雨雨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在清代道光年间为孙氏人家购得并加以扩建,自西向东三座建筑分别为:主座大院、别院、花厅园林。每座都有三进,“三三得九”整个宅院共九座,占地面积2765平方米。大家里面请,进入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这里是一道插屏门,福州在风水的角度上有“开门不通财的说法”,故这道门平常是不开启的。

大家现在来到的就是主座的厅堂部分,是一座明代的建筑,建筑风格简洁、规整。各位观众请看上方: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的又长的优质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这是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的做法,使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极少见到,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我们前往主座的第二进。大家请抬头看,我们头顶廊道的形状象什么?对,像一个倒扣得乌龟的壳子!叫“覆龟亭”。在三坊七巷的宅院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每逢到了下雨的天气,通过“覆龟亭”的廊道走到任何地方都是可以不用打伞的。

现在来到的是主座的第二进前面的这座建筑是厢房部分,这里采用的是“明三暗五”的格局。所谓“明三暗五”是指,站在这里看这座建筑有三间屋子,其实在旁边还有两间,被两堵隔墙所隔,所以明看只有三间,其实是有五间。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格局呢?我们在前面介绍到,这座房子初建于明朝,因为当时官制森严,要达到三品以上的官衔才能享受这五开间房子,所以当时的房主取巧就建了这种格局,这就好比现在不同级别的干部享受不同面积的住宅是一样的。

主座每进东侧有小门通第二座别院。别院由书斋、佛堂、厨房、饭厅、库房等构成。请跟我往东走,前往第三座花厅园林。各位来宾这里是宅院的花厅园林。花厅最大的特色,也是最精华之处就是----水榭戏台。在封建社会里,戏台一般是搭建在祠堂、祠庙、或是戏院里,能够把戏台搭建在自己家院子的水池中在全国是非常少见的,在三坊七巷仅此一处。这座戏台是清代的建筑,歇山顶亭状的木构建筑,请看戏台上方方形平闇上有“团鹤”和“蝙蝠”的彩绘,象征福寿。戏台面积有30平方米,呈四方形,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现存的水上戏台。

这座宅院和旁边的宅院仅一墙之隔,请看在两座宅院的墙上还有一个拱门,那是为什么呢?其实古时的深宅大院为了共同抵制火灾水患等自然灾害对人员的伤害,在建宅初期,邻里会达成共识,彼此为对方保留一条逃生避祸的门洞。所以在三坊七巷里每座宅院的每进相通,宅院相通,巷巷相同
文儒坊

文儒坊是现在三坊七巷中最长的一条,460米,最初的文儒坊是一条穿过小山包的林荫道。这些小山后来都被高大的风火墙围进了深宅大院,所以最初的名字叫“山荫巷”。当小山看不见,林荫又消失的时候,坊内住下的人物个个以“鸿儒”自居,于是改名为“儒林巷”,进一步将“白丁”们拒之巷外。宋时,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国子监祭酒郑穆在此安居,里人学风日盛,巷人引为自豪大笔一挥改成了“文儒坊”。文儒坊以历代文儒辈出而出名,明清两代坊内很多文武官员聚居在这里,有抗倭名将张经、台湾总兵甘国宝、“六子科甲”陈承裘,清代大学者陈衍等。还有著名的尚书世家、祭酒世家林瀚家族,荣极一时,曾经是“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三代担任国子监祭酒。在中华名联里面有这样一幅联写到“进士难,进士不难,难得七科八进士;尚书贵,尚书不贵,贵在三代五尚书。” 这句名联写的正是文儒坊内的林氏家族。

【公约碑】

在这面墙上镶嵌着一块碑,碑文写到:“坊墙之内,不得私行开门,并奉祀神佛、搭盖遮蔽、寄顿物件,以防疏虞;三社官街,禁排列木料等物。光绪辛巳年文儒坊公约。”从落款来看,文儒公约在清光绪七年(1881年)订立,相当也我们今天的“文明公约”,据有关人士认为在全国城市小街巷中刻碑立约,实属罕见,这是福州古坊巷仅存的乡约碑。大家知道,中国古代城市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排列有序。从战国到北宋初年,实行里市制度,以坊为单位,坊内不可经商,经商只能到固定的市场。北宋中期以后,采用街巷制,拆除坊墙,居民区由原坊内小街发展成横列的巷,商业沿城市大街布置。福州三坊七巷的现有形制,以民居为主,坊巷内商铺极少见,在坊巷的出入口处建立封闭的高墙,并立碑约束居民行为,成为“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