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08年自考社会传播学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12-07-25 共12页

  第三节 传播和社会的互相关注
  (一)社会传播学研究的深入
  1、信息社会学
  信息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中信息革命的社会影响,信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2、社会传播学
  社会传播学是有别于社会学,也有别于传播学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社会传播学是将人类的传播行为放在整个信息社会中人际交往沟通、信息交流、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社会发展趋势和生活方式的大环境里来认识、分析和研究。
  3、信息学科
  4、传播社会学
  (二)社会传播的新课题
  1、被动地接受传播
  2、从众心理的扩大
  3、视觉和听觉的开发,而导致触觉的退化
  4、社会传播的逆转功能
  5、组织传播应当引起重视
  6、相互理解
  (三)发现新的经济
  (四)寻找社会与传播的结合点
  1、影响社会政治和经济
  2、影响人类工作和生活方式
  3、对文化和教育的影响
  4、可能的负面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1、信息化社会
  2、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3、传播和社会的互相关注
  四、考核要求
  (一)信息化社会
  1.识记:信息化社会。
  2.领会:信息化社会的内容。
  3.应用:信息社会的信息传播。
  (二)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1.识记:传播媒介的变化。
  2.领会:(1)传播技术的蓝图;(2)传播的多元化。
  (三)传播和社会的互相关注
  1.领会:(1)社会传播的新课题;(2)传播社会学。
  2.应用:社会与传播的结合点。
  III、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现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进而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 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与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材料;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者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并掌握有关名字、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够全面地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其中,“简单应用”是指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综合应用”是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 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指定自学教材:《社会传播学》,牛康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三、 自学方法指导
  1. 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
  法。本课程涉及社会传播的含义、内容、特点规律及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知识范围广泛,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本书的各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有的还有相对独立性。自学考试者应首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记忆应当识记的名词和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弄懂基本方法的内涵;其次,要认真弄清各章之间的关系;再次,要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但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的去抓重点。
  2. 将学习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与理论结合起来。本课程的内容涉及
  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自学者在学习社会传播理论与知识的同时,能掌握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弄懂各理论、方法所包括的内容以及社会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客观联系;学会正确运用这些方法解决有关实际的社会工作问题。
  3.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社会工作实践进行学习。本课程的内
  容来自于社会工作实践,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自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应将课程的内容与我国的有关制度联系起来,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以增强感性认识,更深刻地掌握和领会教材的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对社会帮助学的要求
  1. 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拟订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
  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试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方向。
  2. 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
  识记、领会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
  试内容是全面的,同时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不应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五、 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 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
  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 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
  记占15%,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5%,综合应用占20%.
  3. 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程度可分为:易、较易、
  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4. 本课程考试试卷中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可参见本大纲附录。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个传播现象属于传播学研究的传播现象( )
  A、植物的受粉活动 B、阳关照在大地上 C、打雷
  D、学校授课
  2、以下哪个词语不属于传播的内容:
  A、沟通  B、运输   C、交流 D、宣传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传播的因素有:
  A、部分触觉  B、第六感觉 C、听觉 D、视觉
  E、味觉
  2、按照一般的对传播的划分法,传播可以划分为:
  A、内向传播 B、人际传播 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E、外向传播
  三、名词解释
  1、社会传播
  2、信息
  四、简答题
  1、社会传播学的组成因素
  2、控制论
  五、论述题
  1、试述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这三大理论对社会传播研究的促进作用
  2、试述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